易经24节气图,24节气对应的卦象

24节气历法的由来~ 易经养生说(综合篇3)

易经对于时空的感应比其它学说是更细腻的,不仅与天人合一外,更强调讲究强调天、地、人三才之道,因为天是一个宇宙,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包括天地万物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从认识人生宇宙的本质规律而去 探索 生命的本质。生命本质的维护与指导,离不开基本的24节气逻辑,如我们种一盆花的时候,首先你要判断这个花是适合什么季节的品种,是否需要充足的日照,然后决定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当你完全了解时空逻辑对于这盆花的本质,就能好好养护这盆花的,当然人体的 养生 也是同样道理。 24节气与易经 养生 的对应逻辑: 春季 养生 要养肝;春季是生发的季节,气候变化多端,人体的经气分别运行与肝胆。 夏季 养生 要养心;夏季是阳气最盛旺季节,万物生机蓬勃,中医说法夏季容易有潜伏的病到秋季才发作至冬季更严重,就是所谓的”心病“。 秋季 养生 要养肺:秋天主收敛,阳气渐失阴气开始滋生,肺气开始内应,气候偏干燥,容易口干舌燥。所以秋季 养生 要防燥热。 冬季 养生 要养肾;冬季水流停滞万物封藏,所以这个时候要进一步闭藏养阴气,冬季五行属性属水,属肾。 从春夏秋冬的演变可以知道,万物的生长衰老都是随着阳气生长收藏的变化而改变,如同大自然的树木也是与人都是一样的,所以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阳阴”就是适应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之道。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春夏喝凉茶,秋冬进温补”也是顺应阴阳四季之道。 养生 除顺应四季范畴的时序,而也强调一天也要有四季 养生 观: “晨起如春,日间如夏,暮时如秋,晚间如冬“的四时演进逻辑。 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寿命是生长周期的5~6倍,人体的生长周期为25年左右,寿命理论要在125~150岁,但古今中外绝大部分是年过半百而衰,寿命超过百年的更是稀少如晨星。所以后天 养生 之道极为重要,而后天 养生 又与季节气候规律密切相关的,另外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四季节气互为相应,气血一日十二时辰的阴阳消长有规律的流入十二经脉,由此可见只有顺应四时与24节气变化,合理安排饮食起居才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所以24节气虽是节令气候的标志不仅指导农民生产,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节气变化进程对人体的影响,是维持身体调养 健康 的基础之一。所以节气是与所有人有关(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每一个时间维度都对其中的生命与人提出了严格要求。 ~林笨笨的四季部落,用24节气与你共享人生智慧。待续.....24节气其它综合篇章(4),欢迎转发分享!

2023冬至是具体时辰是多少,2023年冬至这天卦象怎么样?

2023冬至是具体时辰是多少? 2023年冬至的日期:2023年12月22日 星期六 (戊戌年(狗年)冬月十六,距离2023年冬至还有11天)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2023年冬至这天卦象怎么样? 2023年冬至卦象解析 老皇历今日卦象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 :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事业】 :起初多不利,必知难而进,小心翼翼,勇往直前,灵活机动,可望获得大的成功,时机到来时一定要抓住,却也不得操之太急,且仍有困难,务必有他人相助,故平时应多施恩惠。 【经商】 :创业初期步履艰难,多有挫折。坚定信念最重要,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应积极进取,行动果断,打开出路。若仍无法摆脱困境,则应退守保全,等待机会,再展宏图。 【求名】 :积极争取,主动追求,可以成功。 【外出】 :慎重为好,有危险,宜改日动身。 【婚恋】 :好事多磨,忠贞纯洁,大胆追求,能够成功,婚姻美满。 【决策】 :初始困难,但若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前途不可估量,但往往不为他人理解而陷于孤独苦闷,事业会因此处于困难状态,需要得到贤德之人的帮助才能摆脱。如能以乐观主义精神处世,能取得成就。 今日老黄历12神吉凶所主 :建日相逢造葬凶,颠狂乱舞破家风。行嫁出行上任吉,教牛教马此事通。建日可谋本为事,若改前为莫再逢。总计建除平收日,出兵斩破大有功。

易经月份划分与季节

月份划分有二十四节气,用天干地支划分月份。季节可用卦分为:春季巽木 夏季离火 秋季兑金 冬季坎水

先天八卦就是阴阳,对应干支计时法,诠释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

无极世界也就是混沌世界,没有时间空间,也没有“道”的世界;太极世界就是有阴有阳的世界,也可以成为1个元的世界,道生一,生的就是1个元的太极世界;两仪是什么?就是道生二,把阴阳拆分成一个阳,一个阴,如果说太极本身是1个元的阴阳合一,那么两仪就是1个阳1个阴,就是一生二的道理。道教中的二生三,指的是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二生三从万物变化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为两仪生四象。两仪,有阴有阳,既然世界已经有了阴阳,那么请问,哪里是阴?哪里是阳?接下来就有了方位的范畴。正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地球,地球自转公转于太阳,自然而然产生了有时间、空间的阴阳太极世界,而正因为有时间、空间,那么必然会出现方位。我们古人认为“两仪生四象”就是这个道理。四象就是阴阳太极图的上下左右,或者说东南西北。我们古人认为四象的东南西北各有神兽镇守,而且四象的神兽是有五行属性的。东方青龙,为木;南方朱雀,为火;西方的白虎,为金;北方玄武,为水;而中央为土。同时,四象也叫少阳、老阳、少阴、太阴。少阳对应东方的木,阳气占上风,为春;老阳对应南方的火,阳气最足,为夏;少阴对应西方的金,阴气占上风,为秋;太阴对应北方的水,阴气最足,为冬。北方的玄武代表北极,南方的朱雀难道代表南极?我觉得是赤道,南北半球的四季是反着来的。所以如果把地球对折一下便知,南半球的玄武在南极,朱雀还在赤道,东西的方位不变。虽说我们总说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但是四象分明可以解释通地球是圆球,而且对于方位来说都是相对的,这就是我们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生三=两仪生四象。那么三生万物是什么呢?就是四象生八卦。光有东南西北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把这八个方位都画出来,就是一个九宫格。其实九宫格和五行、四象、先天八卦都是相通的。先天八卦,是我国古代圣贤伏羲所画。伏羲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是中国最早有文献记录的创世神。先天八卦解释了地球运行中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用“横”——代表阳气,“断”— —代表阴气。横就是刚才提到的完整的树枝,断就是折半的树枝。分别是乾☰、巽☴、坎☵、艮☶、坤☷、震☳、离☲、兑☱。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就是阴阳二气有规律地渐变过渡,而先天八卦就是二十四节气阴阳二气变化的图示版。二十四节气对应先天八卦,就是24除以8得3,3个节气对应1个卦象。冬至、小寒、大寒可不可以对应坤☷?这个卦象是不是表达阴气最旺?立春、雨水、惊蛰可不可以对应震☳?春雷震震来点阳气,有道理么?我们继续,春分、清明、谷雨可不可以对应离卦☲?两个阳气打一个阴气,冷暖空气打架能不能来点雨?往后同理,大家自己看图就完全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的正月是寅月开始?新的一年为什么从寅月起算?如果把地支对应九宫格和先天八卦来看,寅对应的就是震卦☳。大家觉得为什么从寅月开始是新的一年呢?是不是卦象的起点不是从坤开始,因为坤还都是阴气没有阳气。反观震卦是不是有阳气来了?就是这个道理。坤卦☷:冬至、小寒、大寒 震卦☳:立春、雨水、惊蛰 离卦☲:春分、清明、谷雨 兑卦☱:立夏、小满、芒种 乾卦☰:夏至、小暑、大暑 巽卦☴:立秋、处暑、白露 坎卦☵:秋分、寒露、霜降 艮卦☶:立冬、小雪、大雪 坤卦☷:冬至、小寒、大寒 24节气要平分在8宫里,每宫就是3个节气,1个节气是15天,3个节气就是45天,每个宫应该是45天,合起来就是360。这样结合起来看,与我们的六十甲子干支计时法都是相通的。 十二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么地支如何对应先天八卦呢?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候是子时,阳气最盛的时候是午时,相对应的卦象分别是坤卦、乾卦,地支的变化就是一天中时辰阴阳二气的变化,也是一年阴阳二气的变化。按照六十甲子把一年360天等分在这八宫里,每一宫是45天,同理8个卦象走完12个月为一个轮回,12除以8得出1.5月。因此我们发现,一个月是30天,那么45天也就是等于走了1个半月。这半个月就是解析12地支五行的关键,也就是说一个卦象占据的时间是45天,也就是3个节气,1个节气15天,合45天。对应六十甲子和先天八卦即可知道,360天走完先天八卦,每一个卦象主导的就是45天,也就是说在一个卦象中应该会出现一个地支主导30天,半个地支主导15天,45天就说明一个卦象中包含1个半地支。对照先天八卦即可知道12地支在九宫格里到底是什么位置了。 由此看来,先天八卦即诠释了地球阴阳二气客观变化的规律。是否有理有据,请读者认真看文分析一下便知。 本篇内容到此结束,请持续关注阎五睿昆仑藏钥修道篇,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大寒。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中央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最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最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四季八节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24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是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东北农民流行节气的顺口溜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二十四节气歌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署三伏天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大寒又一年二十四节气表立春: 2月4日前后,谓春季开始之节气。雨水:2月18日—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惊蛰: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春分: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谷雨: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小满: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芒种: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夏至: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大暑: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白露: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寒露: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霜降:10月23日前后为“寒露”,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小雪: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增强,气味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大雪: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小寒:1月5日前后, 此时气候开始寒冷。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易经中立春代表什么?

易经中立春代表新一年的开始。

春天木旺。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春天喜水,古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有水万物生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