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3日天象,2023年发生罕见的天象
什么是火星合月 近年来的火星合月天象有哪些
导语:据人类的观测,火星的特点是高温、环境恶劣、存在生命的概率十分低,但这并不影响人类对它的憧憬。有些朋友听说过火星合月,但是不清楚什么是火星合月?近年来的火星合月天象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火星合月 火星合月是指火星与月亮在同一黄经上,火星距月亮很近的一种天象。火星合月的时间很短,约10分钟到20分钟左右,主要是观赏火星与月亮慢慢相合的过程。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除金星以外,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的质量小于地球质量的九分之一,半径仅为地球半径的二分之一左右。 天文学家说,火星是唯一能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的类地行星。天文爱好者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观测火星合月,效果更佳。透过望远镜,火星看起来像个橙色的大球,非常美丽。 近年来的“火星合月”天象: 2023年9月20日晚20时左右,火星将与月亮上演“火星合月”美丽天象。届时,公众用肉眼即可欣赏到“玛尔斯”携手“月姑娘”共舞苍穹的美丽画面。 2023年2月11日,夜空上演“火星合月”的天象。中国公众用肉眼即可看到红色的火星与皎洁的月亮相互辉映、齐放光芒的景象。在月亮右边不远处,有一颗红色星星,这就是火星。火星由双鱼座顺行至白羊座,日落时位于西南方天空,约于23时12分落下,亮度1.0等,前半夜可见。 2023年5月8日晚,“火星合月”美丽天象在天宇上演。2023年7月12日凌晨,天宇上演“火星合月”的美丽天象。 2023年8月9日22时以后,火星携着月亮从东方升起,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升高,子夜时分位于东南方天空,次日凌晨4时左右,运行至正南方天空。这段时间内,人们将会看到一轮亏凸月,其凸面朝向东方。在月亮左方不远处,有一颗红色的星星,闪闪发光,这就是火星。 火星的内部结构 火星的内部情况只是依靠它的表面情况资料和有关的大量数据来推断的。一般认为它的核心是半径为1700千米的高密度物质组成;外包一层熔岩,它比地球的地幔更稠些;最外层是一层薄薄的外壳。相对于其他固态行星而言,火星的密度较低,这表明,火星核中的铁(镁和硫化铁)可能含带较多的硫。如同水星和月球,火星也缺乏活跃的板块运动;没有迹象表明火星发生过能造成像地球般如此多褶皱山系的地壳平移活动。由于没有横向的移动,在地壳下的巨热地带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再加之地面的轻微应力,造成了Tharis凸起和巨大的火山。但是,人们却未发现火山有过活动的迹象。虽然,火星可能曾发生过很多火山运动,可它看来从未有过任何板块运动。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直径约是地球的一半,体积为15%,质量为11%,表面积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密度则比其他三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还要小很多。以半径、质量和表面重力说,火星约介于地球和月球中间;火星直径约为月球的两倍、地球一半;质量约为月球九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约为月球的2.5倍、地球的2/5。火星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公转周期则为两倍左右。其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英文里前缀areo-即为火星,火星曾经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2023年特殊天象时间表 2023重要天象奇观预报
天象,是古代中国星占家对天空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泛称。现代通常指发生在地球大气层外的现象。 如太阳出没、行星运动、日月变化、彗星、流星、流星雨、陨星、日食、月食、极光、 新星 、超新星、月掩星、太阳黑子等。
2023年有哪些天象是不可不看错过可惜的呢?
1. 1月2日,最大满月
2023年总共13次满月里真正最大的,这一天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仅有不到35.7万千米,比平均距离近了大约7%。事实上,1月份的两次满月都可以称为 超级月亮 ,因为月圆时月球都离近地点不远。当然,肉眼无法很难判断这一天的月亮会比平时的满月大多少,除非你平时拍了照片然后做比较。
2. 1月4日,象限仪座流星雨极大
据国际流星组织的预报,2023年的象限仪座流星雨极大值在北京时间1月4日凌晨6点左右,峰值流量可达每小时120颗。这个流星雨较为特殊,只有在极大值前后大约6小时内才能看到数量较多的流星。2023年的极大值,恰好落在中国地区天亮之前,还算适合我们观测,最佳的观测时间应该是1月4日凌晨天亮之前的几个小时。不过,这段时间受满月前后的月光影响比较严重。
3. 1月31日,月全食
这是2023年两场月全食中的第一场,观测条件相对较好,不仅发生在前半夜,而且中国除最西部的部分地区以外,其他所有地方都可以看到月全食的全过程。
此次月食的半影食阶段(北京时间)
18:51:13,开始,月亮的左下方开始发灰;
19:48:27,初亏,月偏食阶段开始,你会明显看到月亮的左下方开始出现缺口;随着缺口逐渐变大;
20:51:47,食既,月全食阶段终于到来,此时的月亮不会漆黑一片,而是会泛出古铜色光芒;
21:29:51,食甚,这是此次月全食最黑暗的时刻;
22:07:51,生光,月全食阶段结束,月亮的下方开始出现光亮;
23:11:11,复圆,月偏食阶段结束,月亮恢复一轮满月,只是右上方还有一些发灰;
00:08:29,半影月食阶段结束,整个月亮才算是完全恢复正常。
这次月全食发生时,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也才刚刚超过36万千米,比月初的超级月亮小不了多少,因此也可以称为超级月全食了。
4. 7月27日,火星大冲
经过28个月的漫长等待之后,火星和地球终于又在太阳的同一侧会合。从地球上看,这颗红色行星与太阳相对,日落时分升起,直到日出方才落下,整夜可见,亮度将超过-2.7等,可谓光彩夺目。
由于火星和地球环绕太阳的公转轨道都是椭圆,所以每次火星冲日地火的距离都不同。2023年的火星冲日是火星和地球特别靠近的一次,最近时两者只有不到5800万千米,可谓火星大冲。在肉眼看来,火星会显得格外明亮,而在天文望远镜中,火星则会显得格外巨大,甚至可以隐约看到火星极冠和其他地貌特征。
特别说明的是在冲日前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红色的火星都将出现在南方夜空中惹人注目,因为火星公转也是有一个相对长的周期。
“火星大冲”是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期。2003年8月29日凌晨2时火星大冲时,火星的亮度为-2.9等,视直径为25.11角秒。这时,橙红色的火星将是高悬子夜中天的一颗耀眼“明星”。太阳一落山,它即从东南方向升起。至次日早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它才从西边落下,人们可通霄观赏火星神奇而迷人的风采。
5. 7月28日,月全食
2023年第2场月全食,凌晨时分,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只能看到月全食的前半程。
此次月食的半影月食阶段将(北京时间)
01:14:47,开始,满月的左侧开始发灰;
02:24:27,初亏,月偏食阶段开始,左侧出现缺口;随着缺口逐渐变大;
03:30:15,食既,月全食阶段终于到来,整个月亮上的阳光全部消失,月亮泛出古铜色光芒;
04:21:44,食甚,这是此次月全食最黑暗的时刻,甚至比2023年的前一次月全食还要黑暗;
05:13:11,生光,阳光开始照亮月亮的左上方。不过,对于中国东部地区来说,此时月亮已经快要落山,太阳快要升起来了。只有最西部的部分地区可以看到;
06:19:00,复圆;
07:28:38,半影食终。
此次月全食月亮也刚好处在最远离地球的位置,距离地球超过40.6万千米。这是2023年13次满月里离地球最远的一次,也可以称为是最小满月。另外,全食发生时,正值大冲的火星将出现在古铜色月亮的南方不远处,交相辉映,应该会非常漂亮。
6. 8月11日,日偏食
2023年3场日偏食里,中国地区能够看到的唯一一场。除中国南方部分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都将在傍晚时分看到程度不一的日偏食,其中东部地区还将看到带食而落的场景。
以北京地区为例:
18:12,初亏,太阳的右上角会出现缺口,然后逐渐增大;
18:51,食甚,太阳将有1/3被月球遮挡;
19:14,缺着口的太阳将从西边落下。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地区日食的程度和时间都各不相同,大体上越往西北日食发生的时间越早,越往东北食甚时太阳被遮挡的幅度就越大。所以,如果想看到日食程度最大的带食而落,东北的佳木斯附近是个不错的选择,将能看到被吃了一半的太阳落到地平线下。(注:观察日全食需要有专业的工具,简单的就是滤光膜,直射太阳会造成眼睛灼伤)
7. 8月13日,英仙座流星雨极大
英仙雨一向以流量稳定、火流星众多而闻名。2023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将在北京时间8月13日4时到16时达到极大值,峰值流量可达每小时110颗。无月光干扰,观测条件非常好。虽然极大值到来时,中国地区已经快要天亮,但在极大值前后几天内,英仙座流星雨的流量都相当可观,最佳观测时间将是8月12日晚上的后半夜,即8月13日凌晨。
8. 12月14日,双子座流星雨极大
双子座流星雨是每年最为稳定的流星雨之一。极大时间在12月14日20时,峰值流量为每小时120颗。不过,近年来双子雨表现出色,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峰值流量甚至达到了150左右。双子座流星雨的特点是,极大值前流量稳步增长,极大值过后,流量便迅速下落,但偶尔会有超亮的火流星现身。最佳观测时间将是12月14日夜晚,这一天是上弦月的前一天,前半夜会有一些月光干扰,等月落之后,便可以在纯粹的黑夜里守候火流星的出现了。
PS:双子座流星雨的母体比较特殊,并不是彗星,而是一个石质的 小行星 (3200 Phaeton),不过一直有争论认为这是一颗休眠的彗星,有研究表示这颗小行星有类似彗星一样的内核。
双子座流星雨是一个很守信用的流星雨,每年都要定期出现。双子座从傍晚升起来,直到天亮前还高挂天空,整夜都可看到。观看双子座流星雨的最佳时间取决于观测位置。从夜幕刚刚降临直到月亮升起的这段时间内,双子座α星出现在东部或东北地平线,这是较好的观测时间。 在此期间,Earth-grazing流星也可能从地平线出现(有时甚至低于地平线),拖得长长的尾巴接近水平地滑过大气层。因此,最佳的观看时间是前半夜至午夜、夜幕降临至月亮升起这段时间。冬季夜晚天气寒冷,需要耐心等候流星群出现,需要注意防寒保暖。
以上这些,就是2023年值得一看的天象推荐,喜欢的小伙伴记得收藏哦!
2023鸡年有哪些天象和历法
伏羲历也称“上元历”、“太初历”,或者“甲历”。“上元”指的是“上古纪元”,也是华夏民族的初始纪元。它是以华夏先祖伏羲治世时期中的一次特异的天文现象为起点的纪元。史料记录:“太初上元甲子,适逢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因为,甲子为天干地支的起点;夜半为1天的起点(子时);朔旦为1月的起点;冬至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也就是说:太初历的上元是选在甲子日夜半子时,又正是冬至、朔日;而且日月五星(七曜)皆会聚于斗(十二星宿之一)与牵牛之间的分度处,夜尽时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1]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用大衍求一法计算了太初历的上元甲子的起始点:发现上元甲子至宋大明七年癸卯(西元463年)已经过了五万一千九百三十九年。当代学者,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左铨如等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学天元基金资助项目(A0224013)中,用秦-左表求乘率,用现代数学方法,改进了大衍求一术的古法,通过解不定方程组,再次证明了该结论 [2] 。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有云:“太昊(即‘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子孙五十九,传世五万余岁”。南宋谢守灏所撰《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中也说:“伏羲木德,初造历,……子孙相承四万五千六百年”。皆与数理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多。当代学者阎朝科通过考古与文物研究,也证明了这一时间点的可考性。(参见《连山神农炎帝故里八铁证》。)此外,伏羲又名疱牺氏。宋王应麟的《玉海•历法》称:“伏羲纪阳气之初为律法,建五气,立五常,定五行有甲历五运”。《古三坟》也称:“伏羲氏,木王月命臣,龙潜氏,作甲历。”在华夏传说中,伏羲也是教导人们烹饪和畜牧的祖先,同时也是教导人们天文历法的祖先,而考古学发现,人类开始畜牧和关注天文的时代,恰好是在距今五万年这一时段,因此说,伏羲纪年是有据可依的 [3] 。具体说来:伏羲历与西历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伏羲历纪年=西历纪年+51477(年)。举例而言,西历的1984年,正是甲子年,这一年正好是伏羲53461年。伏羲历以六十年为一甲子,因此甲子年的伏羲纪年一定是:某甲子年数=N×60+1而:53461=891×60+1本书所采用的伏羲历是一种纯阳历,这种纯阳历也是干支历的原型,均为华夏上古圣人伏羲所制。伏羲历以太阳回归年中的包含节气冬至 [4] 的一天(以下简称冬至日)为正月初一 [5] ,而月份与日期的计算采用均气纪法。均气法的具体方法是:设每年有十二气月(因为此划分是以节气和十二地支为主要依据,接近月球的一次朔望周期,故简称“气月”或“支月”,出于习惯简称“月” [6] ),临近近日点的月份,每月的天数为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临近远日点的月份,每月的天数为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再加一。然后用此方法将一年的天数进行分配尽,即可得到每月天数。也就是说,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5日,近日点在冬至与小寒之间,则1、2、3、9、10、11、12每月三十天。4、5、6、7、8每月31天,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6日,近日点在冬至与小寒之间,则1、2、3、10、11、12每月有三十天,4、5、6、7、8、9每月31天,9月为润月。因为这种历法是以定气法下的节气为基础,在节气变更的基础上将每月做一个平均简化,因此称为“均气法”。 应当说,本书采用伏羲历相较于人类已有的其它历法(比如我国现行的格里高利历以及西方纪元法,也就通常所说的“西元”)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伏羲元年距今已有五万多年,而这五万多年正是新人类形成的时期。人类的文明大多是在这五万年间形成的,在此之前的人类文明进展缓慢,所以采用伏羲纪年可以很顺畅的记录人类的文明史,基本不需要考虑“伏羲前”之类的问题,因而避免了人类文明史上时间换算的不便。其次,伏羲历的以冬至日岁首具有最显著的天文含义,可与太阳回归年永远保持一致,而我国现行的格里高利历岁首没有任何天文含义,因此也不能与太阳回归年保持一致。我们知道,目前人类现有纪年的确定都是以太阳回归为基准的,即以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冬至点(或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冬至点到冬至点所经历的时间,天文上的太阳回归年可以很好的反应地球上的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对指导人们生活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一直以来都是地球人制定年份的基础依据。然而,自地球出现以来,一太阳回归年所包含的天数就一直在变化。虽然目前地球公转一周约365天余,但是在远古,一次太阳回归(以下将“一次太阳回归”简称“一年” [7] )伴随着四五百次昼夜更替(以下将昼夜更替称为“天”)的现象也曾出现过。比如:在距今约十三亿年前的元古代中期,每年大约有五百天;在距今五亿七千万年前的古生代初期,一年大约为421天;在距今四亿年前到三亿五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一年大约有400天;在距今三亿五千万年前到二亿八千万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一年大约为395天;到了二亿三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初期,一年大约为385天;在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初期,一年是376天左右;直到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前新生代初期,一年又变成了370天左右。而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早就发现了“岁实古大今小”(岁实即今人所说的“回归年”)现象。而我国现行的格里高利历却采用的一年平均长度为365日5时49分12秒 [8] 的计算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太阳年内的天数变化,所以该历的纪年与地球的四季更替的步调并不一致,因而在推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严重的偏差。由此可见,格里高利历的纪年方式与并不能正确反应地球的运转以及地球上的季节变换。为了较正这种偏差,该历法只能采用四年一润、百年不润、四百年再润的复杂计算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依然比当前的太阳年长了26秒,因此每隔三千年就会出现一天的误差。然而,由于回归年所包含天数的减少,这种三千多年一天的误差仅是理论上的,所以使用格历倒推古代日期,其实际误差要大于这一理论值。因此,近年来,改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9] 。而本书所提倡的伏羲历使用的是均气纪法,其正月初一总是包含“冬至”这个节气,也就是说冬至是一年的时间校正点,而这个校正点总是非常确定的,无关地球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也无关岁差与章动 [10] ,因此不论从太阳回归一次需要多少天,伏羲历将永远与之保持一致。而不会出现多算一个天或少算一天的情况。第三、在记录古代日期之时,伏羲历比西历更为简便实用,且具有连贯性与一致性。目前常用的西历纪年,使用的并不是同一种历法,而是在西历1582后使用格里高利历标识日期,在西历1582之前却是使用儒略历标识日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混乱的情况,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西元前43年,罗马独裁官儒略·恺撒在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帮助下制定了儒略历。在儒略历中,一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5日。由于这种历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累积的误差随着时间越来越大,所以在西元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以儒略历为基础改善而来的格里历。其具体方法是,将西元1582年10月4日后的一天定为10月15日。而此后的西历,一般采用1582年后以格里高利历标识日期,1582年前以儒略历标识日期的方法。也正因为如此,西方历法并不是连贯一致的,而是双轨制的,并且没有1582年10月5日至14日这几天的。这种历法双轨制不仅计算麻烦、换算不便,而且传播困难,也非常容易给人带来误解。因此,使用西历描述历史时间时,往往会使人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比如,我们知道,冬至是研究天文、确定历史日期的最重要的关键点。现在的冬至日(太阳在到达地球南回归线的那一天)大约在西元的12月21到23日之间。然而由于这种历法双轨制的存在,平常人对于冬至的认知在西元1582年前便行不通了。因为,按照西历的纪日方法,西元1280年,冬至应当是12月14日,而在西元前883年,冬至是12月28日 [11] 。在西元前4375年,冬至又到了1月22日 [12] 。而对于没有专门研究过历法的普通人而言,如果仅仅通过史料上标注的时间,是无法准确判断当时的所处的季节。出现这一尴尬现象的原因,当然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然而,历史原因背后的更深层次原因却是:西方历法在制订之初,便缺少与地球客观现象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因此只要时日稍长,该历法在就会出现偏差,不得不加以修正。而修正的结果,使得这个历法象一件打了补丁的衣服,不仅难看,而且容易漏风。而我国的伏羲历总是以冬至之日为岁首,以冬至到冬至为一年,这种纪年方法实际采用的是以“回归年的定义”来定义“日历中的年”,因此一定是正确的,真正实现了纪年0误差,只要不出现地轴躺到、地球平转的现象,这一标定年份的方法便可以一直使用。即使地球公转加快、自转减慢,也不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标定,可以一直推算到地球形成之日与终结之时,所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第四、伏羲历的均气纪法比格里高利历法更能反应地球物候的变化。我们知道格里高利历小月最少二十八天,大月三十一天,排列即不整齐,也没有规律。而均气纪法则不同,它在纪月方面采用了更为科学的方法。前面讲过,均气法安排日月的方法是,将先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气月,临近近日点的月份,每月的天数为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临近远日点的月份,每月的天数为一年总天数的十二分之一再取整再加一。然后用此方法将一年的天数进行分配尽,即可得到每月天数。也就是说,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5日,近日点在冬至与小寒之间,则1、2、3、9、10、11、12每月三十天。4、5、6、7、8每月31天,若:冬至日到冬至日包含366日,近日点在冬至与小寒之间,则1、2、3、10、11、12每月有三十天,4、5、6、7、8、9每月31天。伏羲历的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适应地球公转速度不均匀的特性。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任何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地球处在远日点时,它与太阳的连线最长,为了使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线速度必然减慢。所以,当地球公转到达近日点时,速度最快;到达远日点时,速度最慢,目前地球的近日点正好在冬至附近。所以地球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的日数约为186天,而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的日数约为179天,而天文学家发现,地球这种非均速的运行规律,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是农业生产、物候研究、气候研究、以及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等领域的重要根据,因此不应忽略。我国现行的格里高利历对此现象并无反应,而我国古人通过节气测量,很早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目前,对这种现象规划最精确的历法是我国的干支历。干支历以节气为纪月的基础,节气的划定以地球在黄经的角度为依据,具体操作是:以春分时刻的黄经为0度,再将黄经的角度进行二十四等分,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或一个中气,节气与中气相间分布。干支历的一个月一定包括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每月的第一天即为节气所在之日。如果地球公转是速度的均匀的,那么,干支纪月法中的每个月都应当是一样长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完美,由于地球转速的不均衡性,以至于若严格的按干支历纪月,就可能会出现冬一月28天,夏七月32天的情况,而且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不固定的,难以记忆。考虑到这种情况,伏羲均气法将这些月份做了适当的平均,将近日点附近的月份设为每月30天,而将远日点附近的月份设为31天。这种以节气为依据的均简设计,即能反应地球季节与物候变化的实际情况,又体现了日历设计删繁就简的实用原则,因此更加符合日常生产生活与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需要。第五,均气历比现有的历法具有更加美观整齐的日历形式。日历的美观整齐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为此历史上人们付出了很多努力,西历由于是以七日为作息周期,因此人们虽然想了很多办法,也一直没有能够实现这一理想(比如世界历 [13] )。而伏羲历的均气法以五日为一候,十日为一旬,一月总是三旬六候,每候第五日为休沐之期,每个月都可以排成5*6的形式,大月的31日可并入该月的尾候,作为休沐日。这种日历,不仅排列非常整齐,而且非常简便。普通人即使不经过学习,也可以通过日历上的日期迅速了解某日是否该休沐。而这一点,是西历的星期所做不到的。此外,节气在伏羲历均气法中,必在每月的初一与十六日附近,因此,即使没有日历在手,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日期可以了解当时的节气,进而了解当时的气候。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不应被后人遗忘,因此在制作日历过程中,均气法制定的日期只是日历的主表部分,用以替代现行的格里高利历,给大众一个更为科学和简单易行的日从时间依据。为了更加精确的指导生产生活与学术研究,在制作日历时还应当增加一些的副历。比如:月的阴晴圆缺对潮夕具有重大的影响,而且我国自古以来对于月的崇拜由来已久,月象的变化也是我们开展民俗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不应丢弃,所以,可以将每月的朔望晦等月历现象作为日历的副表列出,或以旧有农历的方式标注出来;同时为了更详细的标示太阳回归的位置,因此节气的具体时间点也应当作为副表列出(以定气法为准);干支历是易理的主要依据,也应当作为副表列出,传统节日与现行节日是人们生活的重要时节,因此也应作为副表列出;为了更好的指导农时、研究物候与保护自然环境生态,七十二候也应在日历中进行标注;为了促进国际交流,其它国家现行的主要历法(比如:格里高利历、回历等),也可以作为对照表列出。均气法纪月中关于近点进动 [14] 的处理:由于近远日点也是移动的,在伏羲52727年(即西元1250年)近日点大概在冬至,今天靠近了小寒,尚未走到小寒,以后还会越过小寒走向大寒。所以均气法的大小月份是不永远固定的,而是随着近日点的移动而移动,但大小月移动是有规律的。比如今天均气法是4、5、6、7、8月大,9月润,等近日点过了小寒就变成5、6、7、8、9大,4月润,过了大寒则是5、6、7、8、9月大,10月润。向前推也是一样。这种调润法就象走步一样,跟着太阳,交替前进,可以反应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这个调整看起来虽然有点麻烦,但是其实是很规律的,而且近千年才调一次置润,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应当够稳定了。排法表及副历的具体操作方法见《华夏神序》历篇及副表。伏羲甲历53489年岁在壬辰,写于南京--------------------------------------------------------------------------------[1] 注意,这里的太初,是最初之意,在本文指是华夏先祖伏羲治世时期,也是后来祖冲之用大衍求一术所计算的“太初”,并非指汉朝的“太初”。[2] 《祖冲之大衍法新解》,作者:左铨如,朱家生。发表于《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3卷第3期,2010年8月,P12-45。[3] 据科学家考查,五万年前地球上曾出现过一系列的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比如人造心脏,以及外星的求救信号。[4] 节气是个时间点而不是一天。所以说以包括冬至的那天为正月初一,而不是以冬至为正月初一。[5] 北半球的冬至在最好测定,所以我国古代每年历日的推算和安排,冬至日一直是历法测算的关键点,总是先算定冬至,才推及其余。我国在有史料记载的,周朝便是以冬至为岁首,天子在这天带领群臣祭天。因为华夏信仰以天道为尊,所以本书也定以冬至为岁首。[6] “气月”是阳历下的月份,区别于阴历“月”。“气月”不以月亮的朔望为依据,而是来自于节气,以干支历的中气为月首。所以称为“气月”。[7] “太阳年”也称“回归年”指平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即太阳中心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时间。[8] 即使地球的公转周期不改变,这种计算方法也比回归年长了26秒,三千年也会出现一天的误差。因此说,格里高历利并不精确。[9] 2028年就应减闰,宣传128年减1闰具有科学性紧迫性和前瞻性--作者:周书先,四川省仁寿县科协华夏历法研究会。[10] 岁差与章动等因素其实还是影响实际回归时间的,但影响非常小,变化缓慢,而且由于均气历的一年的起始时间只要求精确到天,因此这些因素在实际实行过程中并不影响对冬至日的计算。[11] 参见《论我国古代冬至时刻的测定及郭守敬等人的贡献》作者:陈美东,发表于《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第2卷第01期。[12] 参见《黄帝年代之历法钩沉》作者:赵永恒、王先胜。[13] 世界历是1843年由意大利神父Marco Mastrofini向日内瓦的国际联盟委员会递交的一种历法。这种历法大致上和目前使用的格里高利历一样。但每年以三月为一历季。每历季第一月为31日,其余两月为30日,一历季共91天,共包含13周。每个历季均以星期日开始,以星期六结束,四个历季计364天,第365天没有日期,置于12月30日之后,作为世界性节日(在闰年,第366天没有日期,置于6月30日之后)。这种作法无疑是为了协调月与周之间的差异,然而却搞得非常复杂,因此没有得到实施。[14] 太阳系中的行星,不只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也受其他的行星施加的作用。由于其他大行星(主要是木星)的摄动影响,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存在进动现象,周期约为21000年,每年约1.03',也就是说每58年地球推迟一天到达近日点,比如公元1250年地球到达近日点的时间在冬至附近,而现在目前则是每年1月3日或4日到达近日点。从长期来看,地球近日点的进动虽然微小,但也是造成地球气候冷暖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斯拉夫天文学家米兰科维奇(Milankovich)于1930年提出地质时期气候变化与地轴倾斜度的变化、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和近日点的位置变化有关。2023年的所有天文现象及准确时间,一定要所有的哦
1月有两次“超级月亮”2023年1月2日10时24分迎来了2023年的“最大满月”,此次最大满月的地心视直径约为33.56角分。所谓“超级月亮”是月亮距离地球最近又恰逢满月的状况,月亮一年内要绕地球转12圈多,每个月都会经过近地点,最近的时候可能达到35万公里,一般情况下在36万至37万公里之间,所以这一现象比较常见。而当满月与经过近地点的时间相隔较近时,“超级满月”会显得格外大。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31日,“超级月亮”又将出现。天文学家介绍,一个月内出现两个满月,此时月亮距离近地点还相去不远,因此它也是“超级满月”,一个阳历月中出现两次“超级满月”,这是非常少见的。天文学家指出,与“最大满月”相对的,今年还将出现一个“最小满月”,时间在2023年7月28日的4时20分,此时满月正好经过远地点,“最小满月”的地心视直径约28.97角分。天文学上并没有规定满月距离近地点多少公里就被评为“超级满月”,而满月和近地点接近年年都有,由于相隔的时间不长,月亮会显得格外的大和圆。不过事实上,所谓的“超级月亮”究竟大了多少,人们仅凭肉眼观测是难以察觉的。天文学家介绍,有时人们觉得满月初升时特别大,那是人眼的“错觉”。人们觉得天穹是扁平状的,四边远,中间近。实际上,天空是半球状的,不存在“近大远小”,初升满月之所以显得特别大,正是这个“错觉”起了决定性作用。2023年有4场流星雨值得关注2023年流星雨预测每小时最大天顶流量超过40颗的有:1月4日的象限仪座流星雨、5月5日的宝瓶座η流星雨、8月13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14日的双子座流星雨。象限仪座流星雨是出现在1月初的大流星雨。根据以往的极大情况,今年的极大时间可能在北京时间的1月4日6时左右,最佳状态下每小时天顶流星数(ZHR)在110颗左右。不过天文学家指出,由于当天近满月,月亮光害严重,所以看到流星数目也相对少了,观察条件并不好。而宝瓶座η流星雨极大期小时天顶流量可达50,该流星雨今年恰逢亏凸月,月光影响严重,观察条件同样不佳。8月13日的英仙座流星雨极大期小时天顶流量可达110,该流星雨活跃期在7月17日至8月24日,极大发生在8月13日4时至16时。该流星雨今年极大期恰逢近朔,月光干扰小,所以观察条件不错,同时,8月11日的新月为所有光学观测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条件,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地方更有利于对英仙座流星雨的观测。12月14日的双子座流星雨极大期期间小时天顶流量可达120,该流星雨活跃时段在12月4日至17日,今年的极大发生在北京时间12月14日20时30分。今年该流星雨极大期恰逢近上弦月,下半夜月亮已经落下,不受月光干扰,观察条件较好。天文学家提醒,专业描述流星雨使用的ZHR(每小时最大天顶流量)是一个理论值、完美值,体现了在最理想的观测状态下、以全视角每小时可能观测到的流星数量。但在事实上,人眼的盲区、遮挡和光线的干扰、观测时的偶然因素等,都有可能影响观测结果。因此,人们实际能够看到的流星数量起码要打一大半的折扣。一年将现两场月全食天文学家介绍,今年还将出现两次月全食的精彩天象。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今年的第一次月全食出现在1月31日,也就是农历的腊月十五。全程初亏19时47分,食既20时51分,食甚21时29分(最大食分1.321),生光22时07分,复圆23时11分。这次月全食恰逢“超级月亮”发生,时间又是自傍晚开始,午夜前结束,观测效果非常好,观测时间也非常合适,堪称“五星级”的精彩天象。在我国,除、西藏外,其他地区都是全程可见,而在、西藏则可见“带食月出”。第二次月全食在7月28日,正好是今年的“最小满月”发生之时。全程初亏2时24分,食既3时29分,食甚4时21分(最大食分1.614),生光5时13分,复圆6时19分。西部、西南部可看到全过程,东部看到“带食而没”。8月上演“带偏食日落”今年还将有一次日偏食天象。日偏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球运行到月球的半影区时,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阴影外侧的半影覆盖的地区,在此地区所见到的太阳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的天文现象。天文学家介绍,今年的日偏食发生在8月11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可见。该日18时左右日偏食从我国东北最北端开始,直到19时30分左右结束全程日偏食,我国东部一些地区会看见“带偏食日落”景观。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日偏食发生时太阳处于靠近地平线位置。因此,虽然没办法观测偏食的全过程,但是可以借助地景进行日偏食与地面合影,这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明年(2023年)1月6日,我国还将出现一次日偏食,这次日偏食发生在日出时,大家可以看到偏食的“尾巴”。7月底火星“大冲”,错过要等17年另一次非常值得关注的天象是发生在7月27日的火星“大冲”。火星冲日,就是火星位于日地连线上,并且和地球同位于太阳的一侧。而当火星在接近近日点时冲,则成为“大冲”,在太阳系的行星“大冲”之中,火星“大冲”是最为典型而壮观的。今年的火星“大冲”发生在7月27日13时12分,亮度-2.8等,摩羯座。届时火星行至自2003年8月至2035年9月间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位置,红色的火星既大又非常明亮。整个8月都将是2023年整夜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机。天文学家介绍,火星“大冲”约15年或17年发生一次,本次“大冲”将是自2003年火星“大冲”以来,火星最为明亮的一次。本次“大冲”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如果错过,下一次需要等到2035年。除了火星“大冲”之外,今年还将出现木星冲日、土星冲日的天象,这是今年木星、土星最亮的时分。其中,木星冲日发生在5月9日8时38分,亮度-2.5等,天秤座。土星冲日发生在6月27日21时27分,亮度0等,人马座。此外,今年还将出现两次距离很近的行星“相合”的天象。包括1月7日8时38分发生的火星合水星,火星在水星之南0.2°,日出前可观测,条件不错。而4月2日23时44分发生的火星合土星,火星在土星之南1.3°,日出前可见。全年3次水星逆行,只是“视觉游戏”除了严格意义上的天文现象以外,天文学家还解释了近年来在网络上颇受关注的“水逆”的由来,指出所谓“水逆”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天文现象,而是出现在所谓的“星占”中的“术语”,而在天文领域,水星逆行的现象是极为正常且常见的。天文学家介绍,水星逆行并非水星的实际运行方向反向,而只是一种视觉差。是由于地球、水星二者运行轨道角度差和绕转速度差,而在水星绕轨赶超地球时带来的视觉上的轨迹改变。这种水星逆行的现象,每年都会发生3到4次,时间也是非常固定的前后持续20天左右。比如今年,水星就将发生3次逆行,第一次3月23日至4月15日,位于白羊座;第二次7月26日至8月19日,位于狮子座;第三次11月17日至12月7日,位于人马座、天蝎座。那么所谓的“水逆”能不能被大家观测到呢?天文学家指出,水星本来就很难观测,由于距离太阳太近,经常湮没在太阳的光辉中,与水星的逆行相比,金星、火星、木星的逆行都比较容易观测。今年(2023年)的6月26日到8月27日期间,火星在宝瓶座逆行;而10月5日到11月16日期间,金星会在天蝎座逆行。壬午日生在各月命运,壬午日生于子月解析
壬午日生在各月命运
包括五术在内的传统文化里,干支、星宿和节气等总是联袂出现,而且彼此对应,严丝合缝。这是为何,其依据又是什么?
本文以公元2023 年辛丑年为例,图文演绎古先贤所谓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逻辑要点:以百姓日用的钟表为时序,依日月的西降为空序,参照北寒南热的地理实际定上北下南与左西右东,表盘的中心为太阳,为宇宙星空,日针尾端为地球,寓示地球顺时针自转与绕日公转(南极视觉)。
一、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现代天文能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精确到秒,依此推导和校验干支纪时的四柱八个字也更方便。
公元2023 年二十四节气交节的具体时间
干支纪日以表盘23:00为日起点,干支纪年以03:00的立春日为年起点,干支纪月以奇数位的12个节气为各月起点。
二、四立日的天象
四立日指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各自的前一天则被称为四离日。
公元2023 年立春:2月3日22:58:39。干支纪时的八个字是:辛丑、庚寅、壬午、辛亥。
立春日天象图
立春日地球、太阳与二十八宿的相对位置图。
立春日星空俯瞰图
公元2023 年立夏:5月5日14:47:01。干支纪时的八个字是:辛丑、癸巳、癸丑、巳未。
立夏日天象图
公元2023 年立秋:8月7日14:53:48。干支纪时的八个字是:辛丑、丙申、丁亥、丁未。
立秋日天象图
公元2023 年立冬:11月7日12:58:37。干支纪时的八个字是:辛丑、己亥、己未、庚午。
立冬日天象图
三、二分二至日的天象
即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各自的前一天又被称为四绝日。
公元2023 年春分:3月20日17:37:19。干支纪时的八个字是:辛丑、辛卯、丁卯、己酉。
春分日天象图
公元2023 年夏至:6月21日11:32:00。干支纪时的八个字是:辛丑、甲午、庚子、壬午。
夏至日天象图
辛丑年夏至日太阳、地球与参宿的相对位置图。当日午夜正南天空可见箕宿,黄昏时的南天可见角宿。
夏至日星空俯瞰图
公元2023 年秋分:9月23日03:20:55。干支纪时的八个字是:辛丑、丁酉、甲戌、丙寅。
秋分日天象图
公元2023 年冬至:12月21日23:59:09。干支纪时的八个字是:辛丑、庚子、甲辰、甲子。
冬至日天象图
四、辛丑年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八宿总图
一图 尽干支、节气、星宿与易
几层意思:
之一、这是一块24小时制钟表,每日纪时。
第二、这是一块12时辰钟表,每天12时辰。
第三、这是一块月历表,记录十二个月。
第四、这是一块节气表,记录二十四节气。
第五、这是一块星宿表,记录二十八宿。
第六、这是一张星空图的俯视图。
第七、这是一座廿四山图。
第八、时空大势图,含蕴时空、质能与。
预报:最迟明天开讲亦尘独创的观天秘术,易学易懂,几分钟就能让满天星辰刻入您的脑海,敬请 。
以上就是与壬午日生在各月命运相关内容,是关于干支纪月的分享。看完壬午日生于子月解析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9月天象预报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球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变星等诸多天文事件。
2023年9月23日3时21分为秋分,此时太阳直射地球的赤道,随着地球公转移动,太阳直射的纬度自此时起渐移向南半球了,之后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量逐渐比南半球少,在季节上北半球也渐将由热季转换成冷季。9月21日是农历8月15日的中秋望月。
入秋后,闪耀的夏季大三角(牛郎星、织女星及天津四)于日没后位于天顶附近,晚间20时,银河正好自南南西方的天蝎座,划过天顶的夏三角,延伸至北北东方的仙后座处;木星及土星此时亦并列于东南方天空,让多彩的夏季夜空更具可看性。秋季星空的指标——秋季四边形已经位于东方的天空。
太阳系天体动态 太阳: 由狮子座运行至室女座。 水星: 在室女座顺行,28日留后转为逆行。14日东大距,日没后可见于西偏南方附近地平。视亮度-0.1 +1.3等,视直径5.9” 9.4”。 金星: 由室女座移至天秤座,顺行。日没后可见于西偏南方附近低空。视亮度-4.0 -4.2等,视直径15.0” 18.6”。 火星: 由狮子座移至室女座,顺行。近太阳不易见。视亮度+1.8 +1.7等,视直径3.6”。 木星: 在摩羯座逆行。日没后见于东偏南方低空。视亮度-2.9 -2.7等,视直径48.9” 46.4”。 土星: 在摩羯座逆行。日没后可见于东南方。视亮度+0.3 +0.5等,视直径18.3” 17.7”。 天王星: 在白羊座逆行。日出前位于西方。视亮度+5.7等,视直径3.7”。 海王星: 在宝瓶座逆行。14日冲日,近全夜可见。视亮度+7.8等,视直径2.4”。
2023/9/2 大陵五极小 9月2日00:23英仙座β星大陵五达到极小亮度。大陵五很特别,它的亮度总在不断的变化:先是很亮,后来逐渐暗下来,暗到它的正常亮度的六分之一时,又逐渐亮起来。大陵五是食双星的代表,这一类型的变星就称为大陵五型食变星。
2023/9/5 木星掩星(不推荐) 9月5日凌晨03时17分发生木星(-2.8等)掩摩羯座12.6等恒星UCAC4 379-163772(视坐标α21h51m36s,δ-14 14'37"),最长见掩时长9786.3秒,减光0.00等。
2023/9/5 金星合角宿一 9月上旬在傍晚西偏南方的低空,明亮的金星和室女座一等星角宿一非常接近。最近的接近是在9月5日左右,它会接近不到两度。金星很亮(-4.1等),很容易找到,但角宿一虽然是一等星,但仍处于暮色中,肉眼可能无法找到它。从2日到9日,可以利用双筒望远镜在同一视野中看到。
2023/9/9 九月英仙座ε流星雨极大期(ZHR~5) 九月英仙座ε流星雨(September epsilon Perseids,00208 SPE)是北半球每年固定发生的小型流星雨,但为了与8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Perseids,00007 PER)区隔,故特地增加发生月份而名为“九月英仙座ε流星雨”。9月9日19时,九月英仙座ε流星雨极大期,天顶每时出现率(ZHR)仅为5。今年基本不受月光影响,不过流星亮度都不高,平均亮度仅3-4等以下,流星暗又少,其实并不是个适合的流星雨观测目标。若要观测,建议利用录像方式为佳。
2023/9/10 金星合月 9月10日10:09金星合月(视赤经13h47m09s),地心所见金星在月球以南4.08度的地方,不过时值白昼,无法观看。可在傍晚朝西边低空观看,金星亮度-4.1等,月球是月龄3.7的蛾眉月,像弯弯的银钩。金星合月是行星合月中最引人注目的,只要西边地平附近没有太高的建筑物、山脉或树木遮蔽的地方,就能欣赏金星与眉月接近的美丽景象。下一次金星合月是10月10日。
2023/9/11 智神星冲日 9月11日09:48智神星冲日,地心所见智神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距离地球2.144552天文单位,视亮度8.5等。9月16日07:09智神星最接近地球,2.140616天文单位,视亮度8.6等。前后几周都是观测2号小行星智神星(2 Pallas)的最好时机。尽管如此,即使在最亮的时候,智神星也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天体,须用小型或中型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
2023/9/14 水星东大距 9月14日12时24分水星东大距,日距角26.8度,视亮度0.1等,视直径7.0″,黄昏时位于西方低空。但这次条件并不好,因为它几乎贴近地平线。尽管水星的亮度为0.1等,受暮光影响,肉眼可能很难看到它。
2023/9/14 海王星冲日 9月14日17时21分海王星冲日,地心所见海王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距离地球28.9167天文单位,位于宝瓶座,视直径2.4角秒,视星等+7.8,因视星等较暗需用望远镜或长时间摄影比对观测。 海王星(尼普顿,Neptunus)在罗马神话中是海神的意思,是1846年先透过数学计算位置,然后再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直径为4万9532公里,约比地球大4倍,太阳系第4大行星。公转周期为163.7地球年,自转周期约为16小时。
2023/9/17 土星合月 9月17日10:33土星合月(视赤经20h39m54s),地心所见土星在月球以北3.76度的地方,不过时值白昼,无法观看。可在17日傍晚到18日凌晨观看,月球的右侧是亮度为0.4等、呈现淡黄色的土星;左侧则是亮度为-2.8等、呈现白色的木星。21时左右朝南方观看,土星与月球的距离为6.7度,木星与月球的距离为12.5度,木星与土星的距离为16.5度。三者在摩羯座中相依相偎,为公众奉献一幕精彩的“双星伴月”景象。
2023/9/18 木星合月 9月18日14:50木星合月(视赤经21h46m00s),地心所见木星在月球以北3.96度的地方。21时左右朝南方观看,木星位于月球的右上方,距离已经拉开到了5度。用天文望远镜还可观察木星条纹和伽利略卫星。稍微远一点的地方也能看到土星。下一次木星合月是10月15日。
2023/9/19 月掩羽林军廿四 9月19日傍晚,月掩羽林军廿四(宝瓶座τ2星,4.1等)。掩始现象:恒星从月球暗缘掩入。月球为月龄13.3的盈凸月。羽林军廿四是一颗橙色的巨星,距离大约是318光年或97秒差距,半径是太阳的53倍。可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追踪观测。
月掩羽林军廿四概况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掩始外切:18时40分 96.72 10.66 掩始内切:18时42分 96.38 11.11 掩甚:20时25分 140.99 25.83 掩终内切:22时07分 -157.77 54.89 掩终外切:22时09分 -157.90 54.47 宽:4518公里 食延:85分29秒
R3349 = tau Aquarii = 羽林军廿四
2023/9/20 火星距离地球最远 9月20日19时46分火星距离地球最远,地心距离2.638115天文单位、3亿9465万6371公里。这一天,地球和火星在太阳的两侧,火星在椭圆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远。虽然不及2023年8月29日的最远距离(2.675335天文单位、4亿0022万4435公里),但也算是很远了。未来要达到同样远的距离,得等到2066年了。火星即将在2023年12月1日最接近地球。
2023/9/21 中秋望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年的中秋节是在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五日),适逢望(满月),望月的时间为9月21日7时55分,距离地球38万9988.036公里,视直径为30.6角分。在圆月当空之日,也是人们团圆的美好佳节。
2023/9/23 秋分 9月23日03时21分秋分,太阳过天赤道,进入南半球,秋分这天太阳光直射点到达黄经180 (秋分点)。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
2023/9/27 毕宿五合月 9月27日06:54毕宿五合月(视赤经4h37m09s),毕宿五在月球以南6.20度的地方。毕宿五是金牛座中最亮的恒星,天亮前可见于天顶附近。
2023/9/27 白昼六分仪座流星雨极大期(ZHR~5) 白昼六分仪座流星雨(Daytime Sextantids,00221 DSX)的辐射点位于太阳以西约30 ,由于它靠近赤道并且活动时段是在秋分后不久,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半球,观测者们都有机会通过前向散射无线电、雷达和光学三种方法观测到。和六月初的白昼白羊座流星雨(Daytime Arietids,00171 ARI)一样,随着黎明的到来,辐射点的高度以及观测环境都会迅速变化,因此观测者们的观测时间不宜超过15-20分钟。今年受亏凸月(9月29日下弦)的月光影响,条件不佳。 白昼六分仪座流星雨的名称来源是因为辐射点接近太阳而得名,不代表白昼流星雨只出现在白天。
2023/9/27 谐神星掩10.01等恒星(好条件,减光微小) 小行星在背景星空中移动时,有时会遮掩远方的恒星,这种现象称为小行星掩星。北京时间2023年9月27日21时16分,直径约111.5km、0.132",视星等9.40等小行星谐神星(40 Harmonia)掩鲸鱼座10.01等恒星TYC 4676-00442-1(视坐标α0h48m53s,δ-3 19'37"),最长见掩时长12.6秒,减光(亮度下降)-0.61等,月球在地平线下。掩带经过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须提前熟悉观测目标,在掩星预报中间时刻前5到15分钟开始计时观测。详见紫金山天文台掩星预报网站。 谐神星的表面为硅酸盐,比较明亮,其反照率为0.242,形状接近椭圆形。
9月中国各地见月掩星时间表
天文现象 9/01 11时 御夫座流星雨极大期(ZHR~6),御夫座流星雨(Aurigids,00206 AUR)出现日期介在8月28日至9月5日之间,亮度指标r=2.5(中等),速度~66km/s(中速),母天体C/1911 N1 (Kiess)基斯彗星,最佳观测位置在南半球 9/01 16时 月掩虹神星(7 Iris),美国、加拿大东部可见 9/01 22时33分 金牛座λ星毕宿八极小(大陵五型食变星) 9/02 白昼巨蟹座ζ流星雨极大期(Z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