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年算法,五种最硬的命格

天干地支怎么算出是哪年,天干地支怎么推算年份

天干地支怎么算出是哪年

无历哪一年,可立即换算出正确的农历天干地支纪年。如下:

把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依次用数字代替:4代甲,5代乙,6代丙,7代丁,8代戊,9代己,0代庚,1代辛,2代壬,3代癸。

把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依次用数字代替:4代子,5代丑,6代寅,7代卯,8代辰,9代巳,10代午,11代未, 0代申,1代酉,2代戌,3代亥。

天干不用计算,年份末位数字即是对应的天干。比如2010年,年份末位数字是0,可看得出天干是“庚”;1911年,年份末位数字是1,可看得出天干是“辛”。

再来说一下地支,年份除以12看余数就行了。比如2010÷12 余数是6,可得地支是“寅”;1911÷12 余数是3 可得地支是“亥”。

这样就可以算出来:

依照以上,无论什么公历年份均可很快地换算出准确的农历天干地支纪年。

以上就是与天干地支怎么算出是哪年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怎么推算年份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这里介绍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 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某人生日年月为1973年农历8月,其年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 1973÷12=164……5,余数5对应地支为“丑”。 于是197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丑”年。因为是农历8月生,故为酉月,月柱为辛酉月。 故1973年农历8月为癸丑年辛酉月。

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算,比如1911年是辛亥年,怎么算的?

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3(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或等于3,借10)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的余数(整除余0,即余12=丑)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如1911年年干为:11-3=8为辛。1911年年支为:(1911+7)÷12的余数为10,为亥,1911年的天干地支即为辛亥年。扩展资料:天干地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殷商时期出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载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纪年、月、日、时。从发现的商代甲骨文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内容都是与占卜相关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骨卜辞”,但是卜辞并不是甲骨文内容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不多但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种类的与占卜无关的刻辞。比如其中的“干支表”刻辞。“干支表”刻辞,是甲骨文中的一种特殊刻辞,属于表谱刻辞的一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怎么计算?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生辰八字:比如我是1988年8月8日早晨8时出生 ,那么所对应的就有四组干支 : 年 月 日 时 你就可以查万年历了,查出对应的干支 。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地支就是12生肖对应的子丑寅卯~~有12个 我是龙年生的 1988 ,那么他对应的干支就是戊辰 ,ok,以此类推剩下的月 日时的干支 组合起来就是你的八字了。 呵呵

天干地支计算公式是什么?

天干地支计算公式是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2余数是地支。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天干地支又分阳干阴干,阳支阴支每一个天干可以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有子起,阳干只能配阳支不与阴支相配。

天干地支的特点

干支纪年法用阳历的年份除以60得到的年份再减去3就是这一年农历的干支序号数,查干支表得到干支年纪,若得出来的数据小于零或者等于零则加上60即可,干支纪年都是从每年的立春开始的,不管立春在前一年的腊月还是新一年的正月,立春开始才算新的一年。

干支纪月法主要是星相家用来推算八字用的,所以没有普及实行,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天干地支纪年法快速计算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快速计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意于树木的干和枝。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历史发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

一些学者从中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有现象。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中国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

“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