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财神都有哪几位名字,七大财神名字

中国一共有几个财神?

1个

中国财神爷有几位?分别叫什么名字?几张图看明白!

每年的农历7月22日是中国的财神爷生日,在这一天老百姓们都会准备好酒菜、香火、纸钱来供奉财神爷,祈求自己生意兴隆,工作顺利。大部分情况下,老百姓求的财神爷是武财神,其实中国的财神爷很多,目前来看至少包含了十位财神爷。他们分别是西财神(关公)、北财神(赵公明)、东北财神(李诡祖)、东财神(比干)、南财神(范蠡)、王亥(中路财神)、柴王爷、端木赐(西南财神)、管仲(东南财神)、白圭(西北财神)。下面是每位财神的介绍

财神有哪几位

财神有3位,介绍如下:1、正财神赵公明。姜子牙奉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这四位神仙,专管金银财宝,迎祥纳福,商贾买卖,因此被人们奉为财神。2、偏财神。又叫五显财神,是流行于江西德兴,婺源一带的民间供奉的财神,在《铸鼎余闻》中记载,这五位财神原为南齐时期的柴姓兄弟五人,老大叫柴显聪,老二叫柴显明,老三叫柴显正,老四叫柴显直,老五叫柴显德,这兄弟五人本是猎人,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所以在他们去世后,当地人们尊他们为神仙,因其名字中都有个显字,所以称为五显神。3、文财神。文财神在中国民间所指的很多,最主要的有三个,一是范蠡,二是李诡祖,三是比干,范蠡,是春秋楚国人,帮助越王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化身布衣百姓,后来三次经商成为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成为我国儒商之鼻祖。李诡祖,三国时期魏国山东人,在魏孝文帝时任曲梁县令,清廉爱民,为民造福,并且把自己的俸禄都拿出来救济穷人,所以在他死后,老百姓就立祠纪念,到后来唐明宗时期封为神君增福相公。财神的含义:财神在中国道教中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中国民间习俗中,除夕是春节中最热闹的一天,除夕之夜人们吃罢饺子,彻夜不眠,等待着接财神,有人还送财神上门,到了初二还要祭财神,现在,以正月初五日迎财神最为盛行。祭祀的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武财神赵公明,关公等,文财神为比干,范蠡等,除此以外,人们信仰的财神还有五圣,柴荣,财公财母,和合二仙,利市仙官,文昌帝君,活财神沈万三等,其中文武财神,五圣的信仰最具广泛性。

中国的财神爷有那几位

中国供奉的财神主要有七位,分别是:端木赐(文财神)、范蠡(文财神)、李诡祖(文财神)、柴荣(君财神)、关公(关帝阁)、比干(文财神)、赵公明(武财神)、刘海蟾(准财神)。财神爷倾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寄托着安居乐业,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敬祀财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中。扩展资料:民俗特色-迎财神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饺子(饺子象征财神爷给的元宝),吃罢饺子彻夜不眠,等待着接财神。“财神”其实是印制粗糙的财神像,此财神像用红纸印刷而成,中间为线描的神像,两旁写着“添丁进财”、“祈求平安”的吉利词语。“送财神”的是一些贫寒子弟,或街头小贩,他们低价买来财神像,穿街走巷,挨门挨户叫卖:“送财神来喽!”户主绝不能说“不要”,而要客气地说:“劳您驾,快接进来。”几个铜子就可买一张,即使再穷也得赏个黏豆包,换回一张。一个除夕夜,有时能接到十几张“财神”,这是为了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这种习俗在中国民间一些地区仍在延续。春节期间一些乞丐到村里挨家挨户乞讨钱财,主人施舍给他们钱财后,他们就在主人家门口的墙上贴上一张财神像。据记述,旧时苏北张家港周围贴财神的习俗:他们用黄纸刻上财神图案,去人家门上张贴,贴时口中念念有词,其词曰:“财神贴得高,主家又蒸馒头来又蒸糕;财神贴得低,主家开年好福气;财神贴得勿高勿低,主人家里钱铺地。”主人则答曰:“靠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各路财神

财神有几位分别是谁?

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武财神是赵公明、关公等;文财神为比干、范蠡等。除此以外,人们信仰的财神还有五圣、柴荣、财公财母、和合二仙、利市仙官、文昌帝君、活财神沈万三等,其中文武财神、五圣的信仰最具广泛性。

1、赵公明

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道教主要把他作为财神来供奉,但他同时也是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盖因其曾为张天师守护丹室。后来民间还将其神像贴于门上,作为门神,镇邪祈福。

其所司之职中,除了有“除瘟剪疟,保病禳灾”一项,还有“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之功能。

2、关公

关公亦称“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本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后道教主要将他作为财神来供奉。其职能除了“治病除灾,驱邪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还有“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又因其忠义,故被奉之为财神。

3、比干  

比干财神殿中供奉的比干形象是文官的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蹬元宝。这幅打扮跟天官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天官神态慈祥,笑容满面,而比干面目严肃,脸庞清癯。

民间流传,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扔于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虽然没了心,但因吃了姜子牙给他的灵丹妙药,并不曾死去。因为没了心,也就无偏无私,办事公道,所以深受人们称颂和爱戴。当时,在比干手下做生意,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供奉了起来。

4、范蠡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足智多谋,帮助越王打败了吴王,成就了霸业。当庆功会上独少范蠡,原来他隐姓埋名,逃到齐国去了。

临行前给另一个功臣文种写了一封信说:“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与其处乐,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文种不信,终成剑下之鬼。

范蠡在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但他把金钱看得很淡薄,把钱财都分散给穷朋友和疏远的亲戚。范蠡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难得的活财神。

5、五通神

五通神又称“五圣”或“五郎神”,据《茶香室丛钞》载,唐代已有神仙五通不死之说。宋苏轼曾有诗句“聊为不死五通仙”,宋代“五通”信仰甚为广泛,而且十分复杂。

据《夷坚志》载,五通神或形如五六岁小儿,称“安乐神”;或能预卜吉凶,民人尤其商贾多奉为家神,祈之颇多灵验。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财神

佛教里的财神是谁

藏传佛教是有财神的。财神在藏语中称“赞布禄”或叫布禄金刚,有红、黄、黑、白和三首六臂等多种形象,均属世间护法神。所谓世间护法神,究其渊源,却大多不是佛教本来的神祗。他们一部分来自古印度的婆罗门教,一部分是在佛教传播的地区“土生土长”的,如汉族古代传达室说故事、历史人们中有李靖(托塔天王)、哼哈二将和关羽等;藏传佛教中则融入了许多本波教的神灵。这些神祗,按佛教说法属世俗之神,因为他们本身还没有超出欲、色、无色“三界”还是“众生”的范畴。但在大乘佛教中,常将他们比作方便化度众生的佛、菩萨化身,所以也具有息灾、增益、敬爱、降福四种济世功德,也因此受到信徒们的顶礼膜拜。藏传佛教的财神造像中,黄财神最为常见,一般呈矮壮愤怒金刚形象,以手中托“吐宝白鼬”为辨识最直观的依据。黄财神本为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而多闻天王与增长、广目、持国诸天王又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其变为佛教四天王传入中国后,首先在中国本土化,为玉皇大帝分守天门,形象也就演变为中原将军的装束和面目。因多闻天王身兼司财之职,故单独供养时就成了财神。但比较明确的藏式造像是骑生灵座或坐或站在灵山的形象。如图这尊神祗,全身贯甲,兽坐骑狮,右手持伞(已失),左手握白鼬,因此定名为多闻天王,属清代较典型的藏式造像。而另一长得极为相似的神祗,身闻天王,结金刚坐式于莲台。台座为单层履莲台,莲瓣肥厚而下泻;头戴五佛冠,表示其有佛的五种智慧;面部神情凸目开声,显示其威猛。其左手托一肥硕的吐宝白鼬,因此应定名为黄财神属西藏风格造像,时代也早于前者。另一神祗则身着铠甲,腰束蟒带,脚踏战靴,坐于金刚宝座。其左腿结跏趺坐,左掌按龙抚于左腿;右腿前舒,右手平托,手中持物已失,面部表情略显平和,当为降龙罗汉。上述几例,虽然都是黄教中常见的造像,但不仔细观察,极易混淆。白财神藏语叫“赞布禄嘎尔布”,造像中亦常见,因其生灵座是一条飞舞的龙,故又称骑龙布禄金刚。黑财神和红财神等造像罕见,尤以三首六臂的财神形象至为珍贵,藏家一旦得遇,不应轻易放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