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易经文言,孔子的周易
孔子解释易经的书
孔子专门著述“序、彖、系、象、说卦、文言”等文字即《易传》,对《周易》进行历史性的解释,成为对《周易》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成为学《易》必读之作,因而《易经》,成为五经之首。孔子书《易传》,对《周易》的解释,使只有五千余字卜筮性的《易经》转化为哲学著作,使之发生了质的升华。
“易传”也就是“十翼”分别是指什么?
1、《易传》
《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十篇统称"十翼"。"十翼"之名,最早见于《易纬·乾坤凿度》(卷下)"。
2、基本介绍
《周易》一书包括和《易经》《易传》两部分。《易》本是卜筮之书,它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占筮结果所作的记录。《易经》中记述占卜结果的卦、爻辞,并不具备普遍性和必然性,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只是到了《易传》中,方才借用《周易》的框架,通过对旧形式语言的新阐释,说出了新时代人对宇宙人生的理性思考,代表了先民哲学地把握世界的思维成果。
3、四库提要
《易传》·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宋伊川程子撰。卷首有元符二年《自序》。考程子以绍圣四年编管涪州,元符三年迁峡州,则当成於编管涪州之后。王偁《东都事略》载是书作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九卷,《二程全书》通作四卷。考杨时《跋语》,称“伊川先生著《易传》,未及成书。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绎卒,故其书散亡,学者所传无善本。谢显道得其书於京师,以示余。错乱重复,几不可读。东归待次毗陵,乃始校正,去其重复,逾年而始完”云云,则当时本无定本,故所传各异耳。其书但解《上、下经》及《彖》、《象》、《文言》,用王弼注本。以《序卦》分置诸卦之首,用李鼎祚《周易集解》例。惟《系辞传》、《说卦传》、《杂卦传》无注,董真卿谓亦从王弼。今考程子《与金堂谢湜书》,谓“《易》当先读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谓程子有取於弼,不为无据。谓不注《系辞》、《说卦》、《杂卦》以拟王弼,则似未尽然。当以杨时草具未成之说为是也。程子不信邵子之数,故邵子以数言《易》,而程子此《传》则言理,一阐天道,一切人事。盖古人著书,务抒所见而止,不妨各明一义。守门户之见者必坚护师说,尺寸不容逾越,亦异乎先儒之本旨矣。
易经012-易传-孔子文言传
孔子批阅《易经》韦编三绝,绑竹简的牛皮都被翻断了很多次,他对乾坤两卦的卦辞进行了详细的注解,留下了旁通四达的《文言传》。《文言传》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被后世喻为千古文章之祖,包含着宇宙人生奥秘的“元亨利贞”与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信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易经》是谁创造的,又是什么时候完成的,我们用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了:“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 有三个圣人:伏羲,周文王,孔子。 它只是一个代号,《易经》是集体创作的。不是个人的创见。 伏羲在上古,文王在中古,孔子在近古,所以叫做世历三古。《易经》分为《经》跟《传》两大部分。《经》比较简单,就是卦象,卦名,还有周文王写的卦辞,爻辞。 《传》就比较丰富,我们把它叫做《十翼》,就是《易经》给它加上十只翅膀。让它更有价值,更有内涵。《十翼》实际上只有七种。其中有三个是分上下两部分,所以称为《十翼》。《文言传》就是孔子看到周文王替卦辞下得非常精炼,可是他怕很多人不了解,所以特别加以解释。只有在乾卦跟坤卦两卦有,就是 文王所下的卦辞,所以叫做《文言传》 。孔子首先就把乾的卦辞“元亨利贞”做一番解释。元:元始。元就是开始,气就是我们平常所呼吸的空气。元气怎么那么重要,婴儿是吸收母亲体内的气。元是元始,元气就是生下来的那一口气。乾坤两卦有一个重要的共通之处,就是卦辞里都包含着“元亨利贞”四个字。如果说元是开始,那么亨代表什么?《易经》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社会关系,过一阵更加合理的生活呢?亨:就是大家在一起互相照顾,互相帮忙,彼此尊重,那它自然就会亨通,就不会产生阻碍。自然给我们的阻碍就多了,人跟人还设阻碍,太不理智了。嘉之会也,就是大家共同好好生活。利:利义。义能够很合理,那大家就比较和谐。利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义是最重要的。赚钱靠机会,用钱靠智慧。《易经》告诉我们怎样去用钱:当用不省,当省不用。 贞:正直。经得起利的考验的人,就叫贞。见利忘义,见钱眼开,都是经不起考验的人。 圣人说,《曲则全》 ,就是那条太极线,你要走出来,你走不出那个弯弯曲曲的路,你就没有办法正直。我们始终是二分法,直就是直,曲就是曲,那要命了 ,曲才能直。你看越是直的公路,出车祸几率越大。越是山路崎岖,越是九弯十八拐,都安全的很。 越直,越容易出问题。全世界没有哪个敢用高速路直直下去。人类的智慧就表现在交流道永远是弯曲的, 曲是直必要的过程 。上卦跟下卦当中,有一个交接处,是曲线的,不是直线的。实际上水平线也是起起伏伏的,也是弧形的,没有直的东西。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是永远是达不到的。你从这段走到那段,千万要记住,太极线它是弯弯曲曲的,所以为什么直话人家听不进去,你一讲直话他就火大了,那有什么用。你稍微婉转一点,稍微转个弯,他听进去了,就有效了,你就安全了。 所以《已经》给我们的生活是,安全、有效、方便。 有话直说,是目中无人。 说话要有效,要采用一种迂回的方式,否则你是达不到愿望的。 我会“ 外圆内方 ”。我会替别人家想。圆就是方,方就是圆。 中国人很清楚,越小就越方,越大就越圆。同样一个东西,小小的,它一定是方的,到了很大的时候它就圆了。所以当我们说做人要大方一点,你就听懂了,做人要圆通一点。这个人很圆通,就是他很大方。智圆行方,曲中求直。《易经》的智慧以通达明变为贵。那么人生世事是如何在元亨利贞之间往复变化的呢?元亨利贞与儒家仁义礼智信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元,就是春天。开始发芽,那就叫元。到了夏天,它就会成长、茂盛,就叫做亨。秋天就开始有收获,所以“利”就是一把刀在割成熟的农作物,就叫做利。你收割来的东西怎么办,冬天你要把它藏起来,第二年才会有新的种子。你把收回来的东西吃光,连种子都没了,那来年春天靠什么去播种?从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元亨利”它是比较自然的,你只要慎始,大概就会比较圆满。 圆满是什么意思?就是顾虑到每一个角度的立场,每个人站的地方不一样,每个人位置不相同,他的感觉不一样,所以要面面顾到。这是在中国社会做人特难的缘故。 不管你做什么长,一定要记住,一开始就要特别重视那个元。元是仁心,没有仁心,最后做什么长都是害己害人。有了仁心,才会照顾关心所有的人,然后办事才会很顺利,做事很亨通。 利之所在,就看你脸色怎么变了。你能够经得起利益的引诱,越大的利,你就越要小心。后来儒家把元亨利贞发展成五个字:仁义礼智信。做人要有礼貌,而义是看不见的。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是发挥你的影响力。 仁义礼智信就是元亨利贞,就是天地的正气,就叫做乾元。 乾元:就是先天一气。是天地之间最无私的,空气不是你是好人我才给你,你是坏人我不给你。它不是不分是非,而是告诉你自己要爱惜自己,自己修养自己,否则我也帮不上忙。到时候一口气不来,就没了。你怨它没有用。 君子坦荡荡,用一身的正气影响着别人。按照《易经》的智慧,君子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适时调整,凡事并不做的太满。为了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在生活中要掌握阴阳这两把刷子 。《文言传》特别提出: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什么叫乾,为什么会自强不息,就是因为它会用九。孔子是最会用九的。用九用现在的话来讲,就叫阶段性的调整。不能老一套,要随时调整,这样中国人才知道什么叫有两把刷子。 一个人起码要有阴阳两把刷子,能刚就刚,能柔就柔,能高就高,该低就低。这叫做能屈能伸。 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就是能屈能伸,刚柔并济,恩威并施,内方外圆。你看我们始终是阴阳的配合,因为乾卦说过了,亢龙有悔。阳刚过盛,马上就成阴了。阳极生阴,当你非常不可一世的时候,马上就会掉下来,凄凄惨惨。所以到五你就可以掌握了,六最好算了算了。不要贪得无厌,我掌握的东西掌握到就好了,掌握不了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太过相信那种什么 六六大顺的,就是不顺才告诉你顺 ,《易经》道理就是这样。顺它就告诉你无咎。无咎就是顺后面有后遗症的,你要小心了。《易经》每一个卦都是有条件的,但是都提供了一个希望。人是活在希望,但不是活在梦想。有梦不能实现有什么用?有希望要靠你去落实,所以有了乾的自强不息,就必须要坤的厚德载物。乾作者前面创造,坤在后面配合,落实。所以阳极成阴是有道理的。孔子十翼是什么
孔子《十翼》是《易传》,是对《周易》作注释的著作,著作内容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有十篇,故称《十翼》。《易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书籍,在《周易》之前还有《连山易》与《归藏易》。《易经》是中华祖先从上古传承下来的文明智慧,包括象(符号学相关)、数(数学科学相关)、理(哲学相关)、占(甲筮占卜相关)。许多人言传《易经》只是算卦占筮之学,是有很大偏颇的。孔子对易经有过什么样的评价
先师孔子在研究完《易》之后,曾对《易》做出了评价:“洁静经微,易之教也。”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洁静”的意思呢,就是说《易》是一本极简、宁静的书,他的思想与内容也是十分的简单,他只是揭示着最简单的道理,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过:”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易》就是在阐述着这个简单的道理,通过这些简单的道理来揭示现实中那些复杂的事情;而其宁静是因为这些最简单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易》的思想其实是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只要这样才能够以不变来应万变,来以简单的道理来揭示复杂的道理。而“精微”是指《易》虽然有着简单的道理,但是却是十分的精细,严谨,奥妙。其精细是《易》的符号八卦及其演变的六十四卦,揭示了这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一遗漏,事无巨细,皆在其中。奥妙是因为世间最简单的道理却是好多人都没办法了解的,他是非常的深奥的,先师孔子也是在五十岁之后才对易有了一定的了解。三易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周易》其实只是我国易学的一部分,也就是《周易》。但是,其实我国古代其实还有其他的《易》,一曰《连山》,一曰《归蔵》。据传说,《连山》是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第一代天皇氏所作。《连山》是以艮卦开始,连绵群山,故而命名曰连山。但是,南怀瑾先生曾经说其实是神农时代所作的易,毕竟盘古开天辟地是神话传说,天皇氏就更是不知其名了。也有人说其实是夏代的易,但是也只是猜测而已。
跪求孔子对《易经》的注解。。不要其他乱七八糟的!有懂得的朋友请帮忙...
孔子对《易经》的解读 孔子学习过《易经》,并且以《易经》教育学生.。这是有案可查的。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到了晚年,特别喜欢《易经》;二是,不是一般的喜好,而是反复学习、把玩,以至简册的绳子断了三次。进一层的问题则是,孔子为什么如此喜欢《易经》?他对《易经》又是如何解释的? 关于这个问题,从《论语》中的两条资料可以找到一些信息。《述而篇第十七章》说:“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为什么要到五十岁才学易呢?联系到他在总结自己一生修养过程时所说的话,“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第四章》),就会知道,五十岁是孔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即“知天命”之年。这两句话是在不同时期说的。前一句话是五十岁以前说的,后一句话是五十岁以后说的,但两句话都以五十岁为一个重要时期。古人活到五十岁,就算是老年了,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这说明一个人活到五十岁很不容易。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显然将学习《周易》看成是一种很严肃的事情,认为只有到了人生阅历和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学习和解读《周易》。“五十”只取其整数,代表一个阶段,并不是只有等到五十岁这一年才开始“学易”。他在总结其一生修养过程时所说的话也应如此理解。 问题是,这两句话都提到“五十”,而前一句话是讲“学易”,后一句话是讲“知天命”,二者究竟有没有联系?如果有的话,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这正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事实上,二者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其关键便是“知天命”的问题。所谓“学易”而后“无大过”,其实际意义就是“知天命”之后可以“无大过”,因此,“知天命”才是关键。在孔子看来,《周易》正是讲“天命”与“知天命”之学,也就是“天人之际”的学问。 《周易》本是占筮之书,其中便有天人关系问题。原始易经中的天人关系,主要是人神关系,人类的吉凶祸福,由天神决定,筮者起沟通人神的作用。但是,经过孔子的解读,天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他的言论中,虽然还保留着神学的内容,但在更重要的问题上,已经将天解释成有生命的自然界,而不是至上神。这同当时天道观的演变有密切关系。孔子便是这一变革中的重要人物。 《论语•述而》记载:“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三十五章)古人遇到各种事情,都要祈祷,的ao 这是很寻常的事。孔子病重,学生子路请求祈祷,这也是很平常的。但是,孔子竟然问道:“有这回事吗?”这就有些不寻常了。这是以一种怀疑的口气问话,实际上正是对传统观的怀疑。当子路回答说,有这回事,并引用诔文“祷尔于上下神祗”来证明时,孔子又说:“我祈祷已经很久了。”这究竟是相信有神还是不相信有神?从这句话很难找出直接的结论。如果说有神,为什么不通过正式的仪式去祈祷呢?如果说无神,为什么又说“我祈祷已经很久了”呢?但是在这两句话中,有一点是清楚的,即孔子并不主张举行祈祷仪式,而仪式是神学中最根本的要素之一。如果说孔子真的祈祷过了,那也只是在心中祈祷罢了。心中祈祷和正式祈祷是大不相同的,不仅别人看不见,就是天神(如果相信有天神的话)能不能接受,也是有问题的,如果再联系到孔子开始的问话“有诸?”,问题就更大了。 总之,从这两句看起来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谈话中,能够看出孔子思想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对天神从怀疑到否定的转变。这个转变与他对《易经》的解读是分不开的。这也正是孔子何以将“五十读易”与“知天命”联系起来,并以“无大过”为其诉求的真正原因。《易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正是讲“天人之际”的问题,而“天人之际”正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原问题。只有在这个终极性的问题上得到根本解答,才能避免犯重大错误。孔子在五十岁之前,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而在五十岁之后,特别是到了晚年,才体会到人生自由的乐趣。 这不是说,孔子五十岁以前没有接触和学习过《易经》。像孔子这样很早就博学多识的人,如果说《易经》不在其学习之列,是说不过去的。正因为如此,有些学者对“五十以学易”产生了怀疑,有人将这句话改为“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冯友兰先生语)认为“易”字为“亦”字之音误。我认为,孔子的这句话似乎有更深的意义。对《易经》可以有不同层面的学习,有从占筮、数术层面的学习,有从人生意义和终极关怀层面的学习。孔子所说,很可能是后一个层面的学习。这实际上是人生学习过程中的一次超越,意义非常重大,因此不能等闲视之。 孔子的“知天命”,不是解决一般的吉凶祸福一类的问题,而是寻求人生的真谛,解决人生终极意义的问题。他要为人的德性建立超越性的形上基础,但又要依靠人自身的修养去完成、去实现,这就关系到天人关系的问题。所谓超越性的形上基础,已不是指主宰一切的天神,而是创造生命和价值的自然界。这就是孔子的天人之学,也是孔子的“知天命”的意义所在。孔子对于人的实际命运是关心的,但命运是不可改变的。面对不可改变的实际命运,人是不是无所作为呢?或者还有更重要更伟大的使命呢?孔子认为,后者才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在此而不在彼。这样,“命”在孔子的学说中便有两重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命定之命,如“富贵在天,生死有命”之类。还有君子所行之“道”能不能实现的问题,也归于这一类,因为这也是人力无法改变也,如“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不行也与?命也!”之类。第二层含义则是“天道性命”之命或与“性与天道”相关连的命,也就是“知天命”之命。这是与人的德性及其修养有关的,也是人能够自我把握的。君子所行之“道”即便在实际上不能实现,但仍要坚持,因为这是人的生命所负有的神圣使命,这个使命就是“天命”。当两种命发生冲突的时候,毫无疑问要选择后者,这就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的真实含义,也是他提倡“义以为上”的意义所在。从命定、命运的层面上说,义与命是分离的,不从命而从义;从“性与天道”的层面上说,义与命是合一的,从命便是从义。 这是不是一种矛盾呢?人生本来就处在矛盾之中,看人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的。孔子和儒家将物理层面的因果必然性一类的问题归于命定论,而将价值层面的自由问题归之于天命论,这是一次重大的哲学突破。但是,孔子不像西方哲学家那样,由此建立二元对立的两个世界,他始终承认只有一个世界,人的生命也在一个世界之中,只是分出不同层面,在解决人生问题上有所侧重、有所选择(有人如芬格莱特等学者认为,孔子和儒家学说中没有“选择”理论,我认为是不够确切的)他将这种选择看作是生命的终极关怀,并且以求得二者的统一(德福一致)为最终理想,即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当历来被崇拜为神圣主宰的天发生了动摇,并且被还原为创造生命的自然界之后,《易经》中的占筮之学就被孔子理解为物理层面上的生活问题,虽然也很重要,但是比起更高层面的“性与天道”的问题,就降到次要地位了。“性与天道”和“知天命”的问题,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关于子贡所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的问题,我另有文章讨论,我认为,孔子是有“性与天道”思想的)。但是在孔子看来,这个问题就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心灵超越之中,在人文教化与生活实践之中,因而又不是纯粹形而上的问题,不能用纯粹形而上的语言去说明。这样,如何理解“道”与“艺”的问题,就成为孔子一生为之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了。“五十以学易”与“五十知天命”的问题的提出,与此有直接关系。 关于占筮与德性的问题,从《论语•子路篇二十二章》有如下的记载:“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这是现有文献中关于孔子直接读到占筮问题的唯一的一条材料,涉及到《周易》中的恒卦。孔子先引用南方人的一句话,“人而没有恒心,是不能作巫医的”,接着说道,“这话说得好啊!”最后,他又引用恒卦九三爻辞的话,“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即不能保持恒久的德性,则可能受到羞辱,接着断然作出结论说,这样的人,是用不着占筮就能知其结果的。这虽然是仅有的一条材料,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很重视“德”的,他认为,有些事情不用去占筮,只要看看一个人的“德”如何,就能够知道结果了。 这虽然只是一个具体事例,但从孔子的论述能够看出他对《易经》的态度和解读方式。孔子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第六章》)实际上就是讲天人关系问题的。有人将孔子所说的“道”仅仅理解成“人道”而与“天道”无关,认为孔子只重视“人道”,而不重视或关心“天道”。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在 孔子是不是重视“天道”,而在于孔子是怎样理解“天道”的,在这个问题上今人有很多理解是有偏差的。 真正说来,孔子所说的“道”,既包括“天道”,又包括“人道”,是天人合一之“道”。但就其本源而言,首先是指“天道”。只有这样理解,“据于德”与“依于仁”才能有所依据,这是从“天道”到“人道”的贯通。至于“游于艺”,则主要是讲“人道”即人文修养与礼乐教化方面的事,是从“人道”到“天道”的贯通。其中,又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礼、乐、射、御、书、数之教即“六艺”(何晏《论语集解》该章注);一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之教,亦称之为“六艺”(见司马迁《孔子世家》,后来称为“六经”)。“六艺”之说起于汉代,但是它所包含的内容,在孔子时代就已经有了。上述两个层面的内容,相当于后来所说的“大学”与“小学”(只是“相当”),有初级,高级之分。这也是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教材。在“六艺”中,有“易”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中的“数”可能包括象数,象数就是指《周易》而言的。但孔子虽然吸收了《周易》中的象数,并以此教育学生,却并不止于此。他将象数原理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从中发展出数学计算的方法,运用在“料量平”、“会计当”等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是,“六艺”(即“六经”)中的《易》,是孔子最重视的。孔子通过对《周易》的解读,建立了最早的“天人合一”之学,这就是“道、德、仁、艺”之说,也就是子贡所说的“文章”与“性与天道”之学。其实现“天道”与“人道”合一的根本方法就是“下学而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