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卦上六爻辞,复卦六爻详解

不通复卦,不懂阳明心学

“致良知”是顿法

王阳明一生学问,在晚年大悟良知后,归本一统于“致良知”一门:“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在阳明口中,致良知工夫最为简易真切:“圣贤论学,无不可用之功,只是‘致良知’三字,尤简易明白,有实下手处,更无走失。”而这却 真正是顿门 ,因为是直接从本体做工夫,一如禅宗之顿,根器不够便难以承当。所以即使阳明把这最简易真切处捧出来,他真正的追随者也是极少数;即使这个时代再多信奉阳明心学的人,门外汉也是大多数。

以阳明之利根,他龙场悟道时37岁,大悟良知时49岁,这两个节点前后布满种种患难,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现实中的,一路走来满是泥泞艰难。最后他是基于自己的悟境提出致良知,这岂是缺失了这些的人可以比的?岂是随便一听就能明白个中真意的?对此阳明自己便有感叹:“近时同志亦已无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能于此实用功者绝少,皆缘见得良知未真,又将致字看太易了,是以多未有得力处。”

所以这最简易,却有着一个最高的门槛——“信”。若不能真正相信,人便不能真正存之于心,死心塌地去做,不得入门;也不能应对做工夫过程中种种私心杂念变化无穷的干扰,不能脱身昧心人意天罗地网般的陷阱,不得走下去。 信来自哪里呢?见地。你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真正坚信,否则便决不能有信。 阳明常常苦口婆心地劝人去做,只是这其中确实有个“信”的难处,是避不过去的。不解决这个问题,说再多也没用。

良知说关乎本体,未悟之前能够先于此处见地通达,靠的就是根器。致良知所以是顿门, 大道方至简,简易真切只是“顿”的另一种说法。

这就像禅宗说平常心是道,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说但莫造作只是平常,说什么都不如休歇无事去,对大多数人只是耳旁风罢了。所以历代祖师一再为学人开示,参禅的第一步之大前提与大基础,也是“立决定信”。 所谓立决定信,就是具备圆顿见地。 一切顿门心法,无不是如此。

说到禅宗,另一个问题也同样是要害,便是心学与禅的高度相似。阳明所谓“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与禅说自性又有什么差别?对这差别很多人其实都不清楚或只有模糊认知,此处却失之毫厘——阳明所谓“大抵二氏(仙佛)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便谬以千里,关系是儒还是禅,阳明所以屡次解释、强调和提醒。 这里区分他们,不是要立门户之见,而是法门贵在相应, 对与阳明心学相应的人,明白此点牵涉的是要害和命根 。

一个本体见地,一个与禅的毫厘差别,对于进入阳明心学有如横亘在前的 两座 大山。我等寻常人,到底还有没有希望?

复卦,便是从天道视角理会致良知根本的绝好途径,有如天启 。可以说,复卦之道乃是对这两大难题最直接、最究竟的回应,揭破的便是致良知的本质。

复卦:天道视角下的“致良知 ”

复卦

程颐在《程氏易传·复传》中说:“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致良知的核心内涵,已经全部包含在这一句话里了。

“ 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 ”,这话出自复卦彖传最后盖棺定论的那句话:“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这天地之心,便是复卦初爻这一阳 ,即程颐所谓的“动之端”。为什么这是天地之心?因为 “生生之谓易”,阳为动,复卦一阳初动便是生生之始。 说阴阳消长一个完整循环的十二消息卦,阳之生发之始便是复卦,之后每爻渐次变为阳,直至纯阳的乾卦。 这一阳又是在最初最下,是藏于内之最深层的,就像心之于人, 所以 又有着超越性的本体意义 ,乃称之为天地之心。

王阳明说“(良)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又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合之良知便是天理在人心,阳明所谓“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明白也是天地之心。心学最高概括的“四句教”之“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三句对良知的定义,其实就是对前两句的一合,一方面是体,一方面是动,合之就是“体在动中”、“体动不二”。 “知”这个本然而具、不假思虑的功能,则是体之端口与动之端倪。 整个四句教,有着明显的以动为昭示和指引的特性,这就又把那一阳的特性彰显出来了。

所以 复卦这一阳,就是良知。 良知的本质就在这里,是生之“意”。良知为本性,这一阳,则是良知之本性。 复卦一阳乃是天道,良知就是这一阳天道落在人心,此处当以天人合一的视角观照。

复卦彖传说:“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动而顺行”,反动,老子云“反者道之动”,反动即是道动、正动。顺行,以一阳为气而落在事物上,就是阳将从初爻开始发展壮大,逐步充塞流行,直至大通无碍,即是“亨”;以一阳为体落在根本上,则是 每一生发的背后,当下就是那生意之所在,就可以直接见那生意 ,即是“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出入无疾者,妙用无碍而不离体;朋来无咎者,得道多助而入于势;故无咎。 所谓生意,乃是一种包容、 利益 、 成全的开放性趋向,惟此德性能开放,惟开放能成其大,惟成其大能复本。 否则就是封闭护私,抱恶流浪,众生之相。 儒家的至善、明德、天地一体之仁、大同、廓然大公之类,实质就在这里。良知,亦复如是。

这直见生意的后一点,正是致良知的下手处, 类似于一种 发自于本心的直觉 。阳明所谓:“尔那一点良知,正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何等稳当快乐。”“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依得良知即无有不是。” “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人孰无是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 “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此两字人人所自有,故虽至愚下品,一提便自觉。”“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用也。”“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之知,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困学工夫,亦只从这一点明处精察去耳。”“人若知这良心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所以良知是你的明师。”

阳明所谓是非善恶,切记不是教你思量分别,思量分别则良知能知之端口便闭合。而只是教你遵从本心的声音,如孺子入于井之恻隐之心,依于当下因缘而作个抉择。 当下因缘,这是背景和条件;抉择,才是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的实质。 思量若有真知,底下也必有良知的暗自助力,所谓洞察。初始这是不得已的方便,明得后便要直下见、直下行,才有直下证,即所谓知行合一。 明白这点,再去理会阳明这句话:“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这发用流行的前一点,就是致良知的历程。阳明当时就有人疑其“立说太高,用功太捷,未免堕禅宗顿悟之机”,阳明答道:“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当时又有学者自以为已经能致知,阳明教训他道:“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致良知虽是顿法,却属顿修,即在顿中修,下手处是顿,良知之精明的充分发显却离不开艰辛漫长的修之历程。 对这历程,阳明也有明白的述说:“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是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工夫。”“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地。”

复卦象传云:“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先王便是复道之喻;至日即冬至日,节气里这天正是一阳来复,指的是复道之所;闭关者,独守而不动也;“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不出行,不巡视。这都是从本体上说,而不是事相,告诉我们的便是 看向和守住自己的本心,不是不行事,而是以此为归、以此为基 。这再一次与致良知的主旨,不谋而合。所以阳明云:“谨独即是致良知。”“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工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著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不睹不闻就是良知的太虚灵明,戒慎恐惧就是守护良知的这份太虚灵明。这是《中庸》里说慎独的话,复卦象传所说及阳明之语,说的也正是慎独。

复卦六爻的爻辞依次是:“不远复”,即复道本身;“休复”,即依止于复道;“频复”,即忧惧离于复道;“中行独复”,行至中途而思返,心中尚不忘复道;“敦复”,敦是朴,也是沌,形容复道虽还有留存却已混沌;“迷复”,已经迷失了复道。复为天地之心,这六爻的发展就是一个与本心渐行渐远的过程。迷失了本心,复卦曰:“凶”、“有灾眚”、“终有大败”,甚至“十年不克征”,十是极数,等于是说万劫不复了。六爻反过来,就是由表及里的修行复本之路,根本和要害则是在与本心的贴近程度,直接看向这里就是从本体上做工夫。 还还是致良知顿处下手、循序渐进的顿修, 再一次与致良知的历程,不谋而合。

复卦阳之流行的最后,是六爻纯阳的乾卦。乾象为天,天心为道,所以易以乾道为本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易的根本精神;“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正是易的终极归宿。良知何尝不是如此,阳明云:“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前一句就是群龙无首,后一句就是生生不息。 阳明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再比如:“良知本体原来无有,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风雨露雷,阴霾饐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

从天道的视角观之,你才能真正明白良知的分量,致良知的究竟。

心学与禅的差别,那毫厘之间的根本处,也由此明白被揭示出来——“体在动中”、“体动不二”,如是自然,分体动只是思维产物、假名方便。心学与禅皆是如此,皆是兼备,但 禅的侧重是在阴上、体上,心学的侧重则是在阳上、动上 。 真空之性与生生之意是“皇太极 ” ,本体是这个太极 ,而不是其中哪一个 ,这太极可有侧重而不可有缺失。 所以禅与心学皆究竟,只是倾向旨趣不同,如一个偏内向的人和一个偏外向的人,却都可以得道。 它们的差别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是动是静、是向内还是向外,而只是这种侧重。所以它们的差别含混而只在毫厘之间,它们的路又是天差地别,侧重就是这毫厘,方向就是这差别。 因为这种阳与动,心学所以才是儒家,儒家着眼的重心所以才在世间,因为其倾向就是行动与担当,在行动与担当中悟道、载道。 程颐所说“先儒皆以静为见天地之心,盖不知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一语道破的就是儒家的根本。“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所以心学主张在事上修,阳明所谓:“欲致其良知,亦岂影响恍惚而悬空无实之谓乎?是必实有其事矣。故致知必在于格物。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这才是心学工夫的根本趋向。前所谓慎独是致良知,一方面是说静处或独处时的工夫法,更重要的是说借着事情而于自心行慎独。

综之:复卦之象,是“雷在地中”。这就像禅宗讲自性无时不刻不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中放光动地,王阳明说良知无时无刻不在指引着我们。所以我们要怎么做呢?

倾听内心的声音,遵从良知的召唤。

消阴气,去鬼气

复卦的前一卦,是剥卦。复卦便是从剥卦演变而来。

剥卦

剥卦是阳被不断剥落之势,第六爻也剥落便是纯阴之坤,然后物极必反而一阳始生,便是复卦。 程颐所谓“一阳复于下”,复卦卦辞所谓“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卦彖传曰“天行也”。剥卦之象,是“山附于地”,也就是山在地上。“剥”之义,是剥落、剥蚀。合之,就是山自高于地,便必要经受日晒雷击、风吹雨打,必定剥蚀,久之必然倾覆。

我们都是自高之人,我们要么在自高,要么在自高的路上。我们的一切傲慢,不都是自高吗?我们的一切自卑,不都推动着我们去求个自高的资本吗?这就是“私意”,阳明云遮蔽良知的,始终是个私意。所以我们终将剥落,终会倾覆,剥卦卦爻辞中 所以 有一个字出现了很多次:“凶”。 而 反过来落在修行上,就是大 吉。禅语云:“皮肤脱落尽,惟有一真实”,把心中那些自高全部剥落尽了,才见自性真实。 介时大山倾覆,尘归尘土归土, 山 下 地 上 、山在地下,正是一谦卦 ——六十四卦中唯一六爻皆吉的一卦,德性的象征。德性即境界, 老子言:善下方为百谷王,究竟圆教《法华经》所以讲:普行恭敬。

致良知就是这样一个剥落的过程。剥落的什么呢?剥卦之后方为复卦,阴能剥尽方生一阳, 阴气为死气、鬼气,阳气为生气、人气,这样一转换后,便见致良知的真意。 从复道讲,众生之病,是阴气太重,阳气不足;落在 致良知,便是鬼气太重,人味儿不足 。 致良知剥落的,就是满心的阴气,一身的鬼气。 有如从地狱而投胎,所谓脱胎换骨。

然后,能重新做人。

— 完 —

《易经》第二十四卦 复卦启示 :孕育,寓动于顺

《易经》第二十四卦 复卦 地雷复 坤上震下 《复卦卦辞》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复卦爻辞释义》 本卦的意思是:亨通顺利。或出或入都没有疾病,朋友前来也没有灾难危害。遵循一定的规律返转回归,经过七天就会前来复归。利于前去行事。 《复卦》人生启示:寓动于顺。 复卦位于剥卦之后,《序卦》之中这样说道:“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剥卦走到极点,阳爻又须回到底下重新开始。复卦为剥卦的覆卦,称作“由剥而复”,是“一阳复始”的局面,大地重现生机。前面泰卦的九三爻说“无往不复”,说的便是没有一直往前走而不返回的,事物都有一个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规律,前面剥卦群阴剥去阴爻,接下来便开始一阳复生。所以剥卦的下面是复卦。 从卦象上分析,复卦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震为雷,雷在地中便是复卦的卦象。也就是说此时天上还不会出现雷声,但惊雷已孕育于大地之中了。 复卦,是异卦相叠,震卦在下,坤卦在上。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动则顺,顺其自然。动在顺中,内阳外阴,循序运动,进退自如,利于前震为雷,为内卦;坤为地,为上卦。地内有雷,意味着雷声一震,大地松动,万物萌生。复,有复兴和回归之意,是事物新生的转折点。从卦象上看,除第一爻为阳外,余爻皆为阴,似有太阳从地平线的一端升起的景象。复卦代表阳性力量复兴而阴性元素衰退,长夜过后太阳升起,复卦启示去而复回和失而复行的方法与哲理,并告诫人们:发现错误就是赶紧复归正道,这样才能吉祥。若是执迷不悟,就会产生灾祸。 复卦最下面的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始生。复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的节气为冬至。复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的三十余天。五天一候,一爻代表一候。此时一阳来复,阳气重新有了生命,也象征正义又开始出现了。古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所说的“春夏”便是指冬至到夏至的这段时间。古人效法自然,从这一天开始补充自己体内的阳气。 复卦给人的启示是寓动于顺,有复兴的希望蕴含其中, 所以占得此卦者,虽然有施展报负的希望,但是目前来看只能做好准备,虽然春天即将到来,但是目前还是孕育阶段。 复卦中下震上坤,坤为地,震为雷,“雷在地中”。此时,雷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是安静以待时势。从冬至开始后,白天增长,夜晚缩短,阳气上升。古代的君主效法“雷在地中”,“闭关”一日,不许到外经商或旅行,这是为迎接新的农忙的到来。占得此卦者,也要注意到这一点,停止其他活动,全力以赴地做好准备。要相信,时机很快就要到来了,要能预见到转折的到来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措施,这样,便能在机会到来时充沛地重新开始创造性的工作。过了冬至,转阴为阳,创造性的力量再次成为主导,就此又开始了一个播种与耕作的时期。 在求名方面,时机将要成熟,但目前不要急于求成,继续奠定基础,机遇一旦到来,务必要抓住,必将转运。

《易经》第二十四卦 复卦启示 :孕育,寓动于顺

《易经》第二十四卦 复卦 地雷复 坤上震下 《复卦卦辞》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复卦爻辞释义》 本卦的意思是:亨通顺利。或出或入都没有疾病,朋友前来也没有灾难危害。遵循一定的规律返转回归,经过七天就会前来复归。利于前去行事。 《复卦》人生启示:寓动于顺。 复卦位于剥卦之后,《序卦》之中这样说道:“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剥卦走到极点,阳爻又须回到底下重新开始。复卦为剥卦的覆卦,称作“由剥而复”,是“一阳复始”的局面,大地重现生机。前面泰卦的九三爻说“无往不复”,说的便是没有一直往前走而不返回的,事物都有一个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规律,前面剥卦群阴剥去阴爻,接下来便开始一阳复生。所以剥卦的下面是复卦。 从卦象上分析,复卦上卦为坤为地,下卦为震为雷,雷在地中便是复卦的卦象。也就是说此时天上还不会出现雷声,但惊雷已孕育于大地之中了。 复卦,是异卦相叠,震卦在下,坤卦在上。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动则顺,顺其自然。动在顺中,内阳外阴,循序运动,进退自如,利于前震为雷,为内卦;坤为地,为上卦。地内有雷,意味着雷声一震,大地松动,万物萌生。复,有复兴和回归之意,是事物新生的转折点。从卦象上看,除第一爻为阳外,余爻皆为阴,似有太阳从地平线的一端升起的景象。复卦代表阳性力量复兴而阴性元素衰退,长夜过后太阳升起,复卦启示去而复回和失而复行的方法与哲理,并告诫人们:发现错误就是赶紧复归正道,这样才能吉祥。若是执迷不悟,就会产生灾祸。 复卦最下面的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始生。复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的节气为冬至。复卦六爻代表大雪至小寒的三十余天。五天一候,一爻代表一候。此时一阳来复,阳气重新有了生命,也象征正义又开始出现了。古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所说的“春夏”便是指冬至到夏至的这段时间。古人效法自然,从这一天开始补充自己体内的阳气。 复卦给人的启示是寓动于顺,有复兴的希望蕴含其中, 所以占得此卦者,虽然有施展报负的希望,但是目前来看只能做好准备,虽然春天即将到来,但是目前还是孕育阶段。 复卦中下震上坤,坤为地,震为雷,“雷在地中”。此时,雷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是安静以待时势。从冬至开始后,白天增长,夜晚缩短,阳气上升。古代的君主效法“雷在地中”,“闭关”一日,不许到外经商或旅行,这是为迎接新的农忙的到来。占得此卦者,也要注意到这一点,停止其他活动,全力以赴地做好准备。要相信,时机很快就要到来了,要能预见到转折的到来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措施,这样,便能在机会到来时充沛地重新开始创造性的工作。过了冬至,转阴为阳,创造性的力量再次成为主导,就此又开始了一个播种与耕作的时期。 在求名方面,时机将要成熟,但目前不要急于求成,继续奠定基础,机遇一旦到来,务必要抓住,必将转运。

想问一下我的六爻(地雷复)是什么意思

周易第24卦_复卦_地雷复_坤上震下_上坤下震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白话文解释复卦:通泰。出门、居处均无疾病。有钱可赚而可以无灾祸。往返途中,七日可归。有所往则有所利。《象辞》说:本卦内卦为震为雷,外卦为坤为地,天寒地冻,雷返归地中,往而有复,依时回归,这是复卦的卦象。先王观此卦象,取法于雷,在冬至之日关闭城门,不接纳商旅,君王也不巡视邦国。

《易经•复卦》,认清循环往复的天道,才能大有可为!

【读经典】 先看卦画和标题: 从卦画上可以看到,复卦是坤上震下,上卦坤为地,下卦震为雷,地下雷动,预示着阳刚之气逐渐复元。复卦是一个消息卦,代表十一月,对应的节气是冬至,“冬至一阳生”,可以从复卦中体会到四季的阴阳变化法则! 复卦和之前的剥卦互为反卦,都是只有一个阳爻,只不过复卦的阳爻出现在初位,开始生长;剥卦的阳爻出现在上九,面临消退;一消一长之间,体现出周而复始的自然法则! 接着看正文和卦辞: 简单翻译下:复卦亨通。外出回家都不会受到损害,朋友来访没有灾难。返回到原来的路上,七天就可以往返一次。有利于采取积极行动。 简单翻译下:彖辞说复卦亨通,是由于刚爻复返回来,阳气重新上升。阳刚之气的运动状态顺应天道运行的法则,因此“外出回家都不会受到损害,朋友来访没有灾难。返回到原来的路上,七天就可以往返一次”,这是天道的运行规律。“有利于采取积极行动”,因为阳刚之气升长了。从复卦中可以看到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了吧? 简单翻译下:象辞说上卦坤为地,下卦震为雷,雷在地中便是复卦的卦象。先王观此卦象,取法季节变化规则,在冬至这一天关闭城门,禁止商贾旅客通行,君王也不到四方去巡视邦国,寓意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最后是具体的六爻: 简单翻译下:没走多远就返回,没有大的悔意,大吉。象辞说:“没走多远就返回”,是返回正道,严于修身。 简单翻译下:这里的休,是美好、完善的意思。圆满而归,吉利。象辞说:“圆满而归吉利”,是因为能够亲近下边的仁德君子。 简单翻译下:这里的频,是皱眉头、不如意的意思。愁眉苦脸地返回,遇到了困难,但没有灾祸。象辞说:“愁眉苦脸地返回,遇到了困难”,这符合当时的形势,道义上不会有什么灾祸。 简单翻译下:中途独自返回。象辞说:“中途独自返回”,是为了顺从形势和道义。 简单翻译下:敦厚笃诚地返回,没有悔恨。象辞说:“敦厚笃诚地返回,没有悔恨”,是因为六五爻位置中正,坚守正道,能够反省考察自己,不断修正提升自我。 简单翻译下:迷失在返回的路上,凶险,有灾害。出兵打仗,最终要大败,致使国君也遭遇凶险,元气大伤,在十年之内不能征战。象辞说:“迷途难返遭遇凶险”,是由于君王违背天道法则和正道的缘故。 【写心得】 复,从字面就知道是复归、回复的意思,复卦阐述了天地之间阳气复归的原则。阴消阳长,循环不息,是大自然的运行法则。应该顺势而为,认清自我;切忌误入歧途,迷途不返;保持清醒理智,积极有为! 经过之前剥卦的衰败,万物剥落殆尽之时,必然有一轮新的发展,天地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具体六爻要求初爻迷途知返;二爻亲近仁德;三爻及时改正;四爻为所当为;五爻坚守正道;上爻迷途知返!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起浮起沉落,沉沉浮浮,面对挫折,要坚守信念万事万物循环往复,事情总有转机的时候;目光放长远,制定计划、勇往直前,必会收获繁花似锦的灿烂春天! 【做冥想】 复的本意是归于根本,天地万物的运行都如四季、潮汐一般,循环往复。“穷则生变,物极返初”,整部《易经》都在讲这个道理,复卦的一阳初生,正是君子道长的关键时刻,所以孔子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复卦的卦象下有震动勃勃生机,上有坤土宽厚顺承,正是大有可为之际,表面上的冬日肃穆景象,已经感受到春雷阵阵的悸动。这和西方哲学名言“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境界是一致的! 北宋哲学家邵雍有一首诗中说:“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天心就是生生不息的心,君子效法天道,修炼的是自强不息之心,追寻的是自然生发的生命力。复卦从初九阳爻开始,起元资生,这个能量对于生活和事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阴阳的变化,不过是自然现象的外现表现,而天道是永恒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执一守中”,执一就是对天道的遵循,守中是对阴阳的平衡,这也是中国文化传承千年从未断绝的秘诀所在!

复卦的说明

在复卦的结构和卦爻辞图中,有一个箭头,从第四爻指向第一爻,这两条爻都是红色,表示当位的爻 ,既当位又有应,是对主方有利因素,客方的消极被动是主方积极发展的好机会。其它的四条爻都没有有应关系,对于主方来说都是潜在因素,其中,第二爻和第六爻是潜在的有利因素,主方素质不佳 是谋求发展的动力,客方的随和态度有可能便于实现主方意图,但是有二个潜在不利因素,一个是第三爻,主方态度随和,一个是第五爻,客方素质不佳。第三爻是第二爻的补充,这两条爻都是阴爻,表示主方素质极差,力量极薄弱,缺乏发展实力。第五条是阴爻,表示客方素质不佳 ,加之第六爻也是阴爻,客方素质也极差,客方极贫乏,没有可以补益主方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主方只有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反复探索,摸索经验,寻求发展方向。卦辞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强调主方须要反复探索。如果删去爻辞中的判断辞,再略去爻的名称,可以看出爻辞是一首完整的关于反复探索的散文诗;(在前进的道路上)走不远就回头。休整以后再反复前进。频频地反复探索。不左不右,在路的中间行走,独自反复探索。敦厚地反复探索。(小心啊!)迷失返回道路就有灾祸。行军中迷失道路,终有大败,对于一国君主十分凶险,以致出征十年不能取胜。下面逐条说明卦爻辞。 〖原文〗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译文〗顺利。出入没有障碍,朋友来无所怪罪;反复探索道路,七日来回。利于有所前进。〖解说〗这是复卦卦辞。“亨”(heng)顺利:万事亨通。“疾”(ji)病:疾病。“咎”(jiu)罪责:引咎自责。“攸”(you)助词,相当于“所”:性命攸关。这个卦有四个爻当位,一爻与四爻有应。一爻代表主方的积极行动,四爻是阴爻,客方对主方顺从,所以“顺利”。客卦的三条爻中,四爻有应,六爻当位,综合来看,客方没有对主方不利因素,所以“出入无疾”。“朋”指客方,四爻应一爻,“朋来”。一爻当位有应,“无咎”。“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概括当前主方所处形势。“出入无疾”,客方对主方没有明确要求和压力,主方向什么方向走?需要反复探索,“反复其道”。“七日”是个比喻,描述一个周期。可能古时候有7天一次的集市,“七日来复”补充“反复其道”的意思。“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建议主方耐心坚韧不拔地反复试探。“利有攸往”是判断词。在顺利形势下,如果主方坚韧不拔反复试探,则利于有所前进。暗示,尽管形势顺利,如果主方不耐心,不坚韧不拔地反复试探,则不利于有所前进。重要的是要坚韧不拔地反复试探。 〖原文〗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译文〗行不远就返回,没有严重悔恨,很吉利。〖解说〗这是复卦第一爻爻辞,阳,表示主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创新、创业、投资、进攻、求职、示爱,等等。“祗”(zhi)恭敬有礼的样子:祗仰。“元”(yuan)为首的:元帅。爻辞不仅考虑这条爻的状态,还考虑整个形势。因此,爻辞建议主方“不远复”,行不多远,就返回来。这样多次反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就“无祗悔”,没有严重的悔恨,就“元吉”,很吉利。“无祗悔”指不至于在某些事情上犯严重的错误,“元吉”指在总的进程上很吉利。“不远复”是“无祗悔”和“元吉”的条件。如果急躁冒进,就有可能犯严重错误而“有祗悔”,甚至不“吉”。〖结构分析〗第一爻是主卦下爻,其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阳位,当位,并且与四阴有应。当位,表明主方积极主动有可能利于主方开拓发展,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 ;有应,表明客方消极被动,正好是主方积极主动谋求发展的好机会,所以爻辞说“元吉”。 〖原文〗休复,吉。〖译文〗休止而反复,吉利。〖解说〗这是复卦第二爻爻辞,阴,表示主方素质不佳,比如说,资金缺乏、地位底下、实力薄弱、教育程度低等等。“休”(xiu)歇息:休息。爻辞告诉主方在反复试探过程中,要休止下来,冷静反思,吸取经验教训,而后回过头来,再反复试探,逐渐前进。“吉”是判断词。“休复”是条件。先休止再重复,才吉利。如果只是重复而没有休止,则不一定吉利。〖结构分析〗第二爻是主卦中爻,其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不过与五阴不有应。当位,表明主方素质不佳,有谋求发展的积极性,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不有应,表明客方素质也不佳,主方很难从客方获益,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尽管这有利因素是潜在的,由于主方行动积极,而客方消极被动,主方很可能取得发展,所以爻辞说“吉”。 〖原文〗频复,厉无咎。〖译文〗屡次反复,艰苦但无所怪罪。〖解说〗这是复卦第三爻爻辞,阴,表示主方态度随和。“频”(pin)屡次:捷报频传。“厉”(li)严肃:雷厉风行。由于主方素质过差,不得不随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可能态度不坚定,虽有积极行动,未必能持久。这是主方的主要缺点,是对主方不利因素。但是,爻辞极简练,避免不必要评论而直接给主方指出努力的方向。“频复”,告诉主方要经得住困难考验,屡次反复。一次不成功,再试一次,屡试不停,直到取得明显成绩为止。“厉”,告诉主方屡次重复试探是辛苦的,尤其客方态度也是阴,客方过于宽松,对主方没有明确要求,使主方对客方态度捉摸不定,行动困难。“无咎”,对主方无所怪罪。“厉无咎”是判断词,“频复”是条件。如果主方屡次反复试探,尽管辛苦,但是对主方无可怪罪。爻辞暗示,如果不“频复”,在困难面前动摇,主方就要引咎自责。〖结构分析〗第三爻是主卦上爻,其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阳位,不当位,并且与六阴不有应。不当位,表明主方的随和态度有可能使主方受到客方压抑,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不有应,表明客方态度也随和,客方不求压抑主方,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不利因素,所以卦爻辞说“厉无咎”。而且,第三爻是对第二条的补充,第二条是阴,第三条也是阴,这表示主方素质很差,主方的随和态度是素质过差的必然结果,也不能怪罪主方。 〖原文〗中行独复。〖译文〗中间走,独自反复。〖解说〗这是复卦第四爻爻辞,阴,表示客方消极被动,比如说,防守、退却、不想冒险、不想探索或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只求保持现状,等等。爻辞中既没有“有利”也没有“不利”之类判断词,而是直接给出对主方的建议。主方需要耐心谨慎走中间,不靠右也不靠左。走在河边上,不要紧贴边沿,要走中间。走在崎岖道路上,走中间。留心脚下,看清左右。由于没有客方强力支持,主方不能指望客方同行,不能指望客方协助。主方必须依靠自己的信念和决心,独自反复探索。〖结构分析〗第四爻是客卦下爻,其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并且与一阳有应。当位,表明客方消极被动有可能是主方发展的好机会,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有应,表明客方消极被动正好便于主方积极主动地谋求发展,这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尽管存在这种有利因素,由于主方素质极差,同时客方既被动素质又极差,主方不可能依靠客方,只能自己谨慎探索,所以爻辞只是建议主方“中行独复”,没有加判断辞。 〖原文〗敦复,无悔。〖译文〗敦厚地反复探索,没有悔恨。〖解说〗这是复卦第五爻爻辞,阴,表示客方素质不佳,比如说,资金缺乏、地位底下、实力薄弱、教育程度低,等等。“敦”(dun)诚实:敦厚;诚恳:敦请。基于主客双方形势,主方在积极行动的时候,需要反复探索,不可冒进。根据客方素质,第五爻爻辞指出,主方在反复探索的时候,对客方要敦厚。只有对客方敦厚,在反复中才不至于悔恨,否则,会悔恨的。〖结构分析〗第五爻是客卦中爻,其位置是阳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阳位,不当位,又与二阴不有应。不当位,表明客方的素质不佳,有可能向主方索取补益,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不有应,表明主方素质也不佳,不可能给予客方好处,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不利因素,爻辞说“无悔”,在双方素质都不佳的情况下,主方既没有损失,也没有收益,只是没有悔恨。 〖原文〗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译文〗迷失方向反复探索,凶,有灾祸,用于行军打仗,终有大败;对于他的国君凶,以至于征战十年不能攻克对方。〖解说〗这是复卦第六爻爻辞,阴,表示客方态度随和。“眚”(sheng)眼睛长白翳;灾祸。这条爻辞虽长,但没有生奥的字,不过句子很简练,不完全。谁迷?谁行师?谁是国君。迷是主方迷。虽然这条爻属于客卦,代表客方态度,但是,这是整个卦的一部分,卦爻辞是以主方为基点,所以“迷”指主方。复,指主方反复探索,而不是指客方反复探索。迷,指主方在反复过程中迷失方向。导致迷失方向的客观因素是客方态度,客方态度是阴,太随和,不明朗,难以着摸。导致迷失方向的主观因素是主方态度,主方态度是阴,很谦让,很随和,容易被误导。行师是主方行师。行师是个比喻,说明主方积极行动,不一定指具体战争。“用行师,终有大败”形象地说明由于迷失方向,主方的积极行动必将失败。国君是主方,主方迷失了方向,所以爻辞说“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形象地说明由于主方迷失方向,以至导致长期不成功,长期浪费时间,没有效果。爻辞的针对性很强,提出了给主方的建议和警告。〖结构分析〗第六爻是客卦上爻,其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阴爻,阴爻在阴位,当位,不过与三阴不有应。当位,表明客方态度随和,有可能让主方按自己的意愿办事,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不有应,表明主方态度也随和,并不要求客方接受主方意愿,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由于主方积极主动谋求发展,而客方消极被动,是主方发展的好机会,但是,主方态度不坚强,不能利用当前的好形势,错过发展良机,所以爻辞说“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