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太岁起源于哪个朝代
太岁是什么
太岁是摄提,原始干支的别名。
太岁,即摄提,原始干支的别名。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太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元法为运转周期。天维建元,是从寅开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收录:“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斗柄回寅,乾元启运。
西汉末年的刘歆根据上古资料整理出岁星在天区中停留的十二个位置,称为“十二次”;这“十二次”分别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太岁神对应六十甲子,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年中天子,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
太岁的信阳体系:
太岁也是道教信仰中太岁神的简称,乃道教值年神灵之一,一年一换,当年轮值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流年太岁)。太岁神在所有神中,影响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称,掌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道教《神枢经》说:“太岁;人君之象,率领诸神,统正方位,翰运时序,总成岁功”。
实际上,早在《周礼》中便有拜太岁的记载。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渊海子平》记载: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三命通会》说: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 可见太岁,乃诸神中最有权力的年神,掌管人们一年的祸福,主宰全年运程。
在《荀子·儒效》篇中,避太岁的信仰则是从避岁星的占星术中分化出来的,两种信仰在战国时代常常混淆,一直要到汉代以后才逐渐厘清。至今发现的考古资料都不能证明春秋时期中原确实使用过“十二次”来标记岁星的位置,《甘石星经》和《史记》里也没有提过。
古时候将太岁视为君王,东汉王充的《论衡》说:“太岁之意,犹长吏之心也。”南宋祝泌的《六壬大占》说:“帝王系命于太岁、后妃系命于岁之阴”在清代《协纪辩方书》得到一个扼要的总结:“太岁,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
”太岁为贵神,其所在之向当然也是尊贵吉利的,但是黎民百姓却因为太岁所在的方向太过于尊贵,反而必须避开,以符合上下尊卑的身分。
93年犯太岁什么时候结束
1993年犯太岁的时间是从1993年2月9日开始,到1993年3月6日结束。
太岁值班从什么时间开始
太岁值班从每天上午7时开始,于下午5时结束。羊犯太岁的年份
羊犯太岁的年份:2023、2027年。2023年为牛年,是和属羊人犯冲的年份,所以属羊人这一年注定不会太顺利,是犯太岁的一年。牛年对属羊人来说是经济上极其艰难的一年,这一年中属羊人的亲属朋友不断向他们索取东西,和属羊人发生争执,产生误解,以致于到最后属羊人无可奈何又无力辩解,处在一个任人宰割的境地。2027年为羊年,也就是属羊人的本命年,本命年又名为灾年,自然不会让属羊人好过。2027年对于属羊人来说是个不大吉利的年头,这一年会以充满生机和希望开始,属羊人会制定他们的发展计划并会受到很多邀请,看似美好的开头,其实处处暗藏陷阱。太岁是什么形成的?
太岁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相传它有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功效,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称之为“肉灵芝”,并将它奉为“本经上品”,关于太岁的说法有很多,且至今为止都是没有研究透彻。根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它和木星的运动速度相同但是方向相反,而太岁到了某个地方,在相应的某个地方就会有一个肉状块的东西,也就是“太岁”,而在这个地方动土,就会惊扰到太岁,从而招致霉运。
甚么是太岁?
太岁(又称太阴、岁阴)是中国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虚拟的一颗与岁星(木星)相对并相反运行的星。起初,由于人们仰头观测天体运行时,所用来标明的地理方位,常常与生活中所习惯的方位颠倒,所以上古的观测者为了方便起见,便假设了地面之下的一个星体「太岁」,其运行方向与岁星相反;如此一来,当人们使用太岁纪年时,太岁的方位移动方向,就与地理上的习惯(北上南下、左西右东)相符合了。太岁最早出现在《荀子·儒效》篇中,而避太岁的信仰则是从避岁星的占星术中分化出来的,两种信仰在战国时代常常混淆,一直要到汉代以后才逐渐厘清。 《续文献通考·郊社八》:「太岁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岁行一次,历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为阳,自午至亥为阴,所谓太岁十二神也。」古书云:「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 古人将周天分成12段,每段对应一个地支,称为一次。而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大致上就是每岁行一次。而地支又与生肖相对应,所以当太岁运行到某个生肖的位子,属于该生肖之人,唯恐触怒太岁于己不利,便需要前往寺庙祭拜,以祈福消灾。此活动便称为「安太岁」。早期安太岁只要在家里自行安奉,后来由于寺庙可以帮忙每日祭祷,所以才将安太岁的活动交给寺庙代办。地区自从民国84年(1995年)开始,各地寺庙突然开始为信徒安太岁,在此之前安太岁习俗在并不盛行,如今则与中国大陆、中国等华人世界一样,到处都有帮人安太岁的寺庙或道堂,隐约有敛财之嫌。 其实太岁原本并不是凶神,而是守护神,明代《三命通会》说:「真太岁,又名转趾煞,要大运日主与太岁相和相顺,其年则吉;若值刑冲破害,与太岁相战克则凶。」与太岁相顺则吉,相逆则凶。清代《协纪辨方书》也说:「《广盛历》曰:岁破者,太岁所冲之辰也,其地不可兴造、移徙、嫁娶、远行,犯者主损财物及害家长。惟战伐向之吉。……按,岁破为最凶之神,而《广盛历》云『战伐向之吉』者,盖向岁破、即坐太岁而敌人乃居岁破之位也,然则乃是用太岁,非用岁破也。」只要坐太岁(亦即背对太岁),让敌人面向太岁,那么敌人就陷于「岁破」的大凶位,因此背太岁者吉,面太岁者凶,不言可喻。从以上的讨论,只要依照「右背刑,左前德」的规则,就可以安处在吉位,一旦不按此律,那么在前、后、左、右排列组合后,渐渐由吉转凶,而以「迎刑左德(背德面刑)」为最凶。但是后来太岁的吉神面向被忽略,成为了一个大凶之神了。 太岁神从南北朝开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岁的名字全部更换,成了现在各地有安奉太岁的庙宇里面的六十太岁。 参考: IQㄨ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