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阴阳五行大论,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聊聊中医的阴阳五行之阴阳篇

说起阴阳五行,有人认为是封建,不科学。还有人打着阴阳五行的旗号,尽可能搞得玄而又玄,把阴阳五行搞成了玄学,让我们普通人觉得高深莫测,难以接近。那么,阴阳五行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阴阳五行就是我们古人看待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本质上是对自然界所有事物和现象的一种分类法。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阴阳,《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也就是说, 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和规律,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与杀的过程和现象我们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事物的发生,阴阳的离绝是事物的消亡,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

其实,阴阳原始的涵义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对于大山来说,面向太阳的一侧为阳,背对太阳的一侧为阴。

逐渐延伸为对事物和现象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抽象和高度概括。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是我们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阴阳学说被引进到医学领域后,被赋予医学的含义,成为中医学的名词术语和构建中医学理论的体系之一。具体来说,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运动的、向上的为阳,相对来说静止的、下降的为阴。热的、向外、明亮的为阳,寒的、向内的、晦暗的为阴,兴奋的、强壮的为阳,抑制的,虚弱的为阴…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者是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也就说你不能拿驴头和马嘴比较说谁是阴,谁是阳。

下面我们来具体来聊一聊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包括阴阳的交感与互藏,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交感就是指阴阳相互作用,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只有阴阳的相互作用,才能变生万物;没有这种相互作用,就没有自然界的生生化化。比如“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都包含着另一方。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像我们下面这个阴阳鱼图,黑色的里有一个白点,白色的里面有个黑点。再联系到我们的生活,一天当中白天属阳,晚上属阴。白天里上午属阳,下午属阴,这样上午就可以说是“阳中之阳”,下午就是“阳中之阴”。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比如人体机能的兴奋属阳,而抑制属阴。根据“天人相应”观点,人体在白天的阳气充盛,兴奋功能制约了抑制功能而占了主导地位,所以学习工作精力旺盛;

入夜则阴气充盛,抑制功能制约了兴奋功能而占了主导地位,所以人进入睡眠状态,从而涵养阳气。

由于一日之内人身之阴阳二气的相互制约,盛衰更替才能使兴奋与抑制取得均势平衡的协调统一,人才能 健康 的生活。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下。我们有上,就有下,如果没有下,就无所谓上;有热就有寒,如果没有寒,那哪来的热呢?如果全世界永远都摄氏40度,全都出汗伸舌头,那大家也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热,因为压根儿从来没凉快过。

阴阳互用是指相互依存基础上相互滋生。如气血。一个人血流没了,当然也就没气了;如果没气儿了,当然血液也就干涸了,所以很多中医在补血的时候,要加上一点补气的药;补气的时候,加上一点补血的药,这叫气血互生。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是在不断的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比如四季的变化,从冬天到夏季越来越热,阳越来越占主导,但是热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天气又开始转凉。

总之,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和规律,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

阴阳五行说的五行起源

在百家争鸣的形势下,各家学说都力求从总体上说明和理解自然,在自然的本质或宇宙万物本原的问题上,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说法。探讨、认识这一问题,是自然科学的根本任务,但在科学还没有进步到足以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只能先由哲学提出某些猜测和作出一定的解释。春秋战国时期宽松活跃的学术气氛,为这些学说的提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时的中国哲学家们对自然本质的各种看法,与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内容大体上是类似的。关于宇宙论和时空观的内容,将分别在天文学和物理学部分介绍。殷周时期已经产生的阴阳和五行学说,仍然是这一时期关于宇宙万物本原的重要学说。五行学说是从西周的五材演变而来的。汉初伏胜所著的《尚书大传》记载,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士卒欢乐歌舞以待旦,歌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把水、火、金、木、土看作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五种基本材料的看法,当是有古老渊源的。《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太史伯回答郑桓公之问时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个回答表明,当时还只是把土与金木水火看作是以成百物的基本材料,还没有把它们上升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左传》中记载的关于柳下惠(展禽,生活于公元前7 世纪后半期)的一段话中有: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这是最早出现的五行二字。《国语·周语下》记载公元前572 年的一段话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六指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地五即指五行,并把它们上升为正常的自然规律(数之常也),这就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了。到公元前6 世纪末,五行即被推广到各个方面(五味、五色、五声等),并被看作是礼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可能是战国时人伪作的《尚书·洪范》中则进一步概括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把五行提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并对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作了规定。西周末年,还产生了物质为气的说法,用对立的阳气和阴气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天地分离、四季变化、万物盛衰等各种自然现象。天气为阳,性质是上升的;地气为阴,性质是沉滞的。两种气的协调交感作用,生成万物和天地的秩序;二气不和,就会引起自然界的灾异变化。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 年)西周三川(今陕西中部)皆震,周大夫伯阳父说这是因为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升),①于是便发生地震。到了战国时期,几乎各家都把阴阳看作自然界两种对立的力量。《老子》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阴阳蕴涵于万事万物之内,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统一。这里把阴阳看作是万物的基本属性。《荀子·天论》称:四时代御,阴阳大化;并用天地之变,阴阳之化来解释星坠之类的自然现象。在孔子及其弟子所编的《易经·系辞传》中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并称: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这是说一阴一阳,一刚一柔,相互推移,即生变化,在这种对立统一的作用之下,就发生了万物的演化。这可以看作是对先秦阴阳学说的总结与提高。战国时期,从不同角度反映自然界面貌的阴阳说与五行说开始被结合起来,形成了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和元气论的结合,又构成了我国古代元气一元论的自然观。先秦学者也有将宇宙万物的本原归结于一种具体物质的。《管子·水地》篇称: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万物莫不以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这是水一行说。《庄子·在宥》篇假借黄帝时代的广成子之口说: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返于土。这是土一行说。尽管我国古代的五行说、阴阳说、水一行说、土一行说还比较粗糙,但都在试图把自然界无限多样的物质存在形态统一于几种或一种物质本原,用统一的观点去解释宇宙万物,其中包含着一些合理的见解和天才的猜测。

简述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八卦学说

阴阳五行与八卦学说 (一)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的产生、概论与相互关系研究 阴阳五行和八卦起源于我国古代,具有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例如,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又如八卦以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矛盾来反映宇宙万物的发展和变化,被用于天文、养生、数学、军事等诸多领域,16世纪传入欧洲后,曾给国外科学的发展以启迪,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它,拓宽其应用领域,以取得更大的效益。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也渗有唯心主义思想,甚至是封建的,如占卜问卦、预测吉凶等等。 1、阴阳:相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浑沌,盘古开天辟地,将浑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由此有了阴阳的概念。后来古人根据生产、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的事实,逐步把太阳、男性、力量、光亮、热等带有向上的、运动积极、肯定的、善意的、热情的属性归为阳,把月亮、女性、软弱、黑暗、冷等带有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否定的、恶意的、冷淡的属性归为阴,并由此总结出一套阴阳相互作用的学说以解析说明世上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把它应用到自然界、人类及生老病死就有了后来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八卦学说和古老的中医理论。 2、五行:指木、火、土、水、金五种物质和它们的运动。五行的概念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它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木、火和金、水分列于土地上下,前两者属阳,后两者属阴,火比木更活跃属至阳,水比金位置更下,属至阴,土地处中间属于中性,因水为树木生长所必需,故水又与木相互依存,这样就构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环,称为“五行相生”。顺着这种循环物质就相生,违背了它就会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称为“五行相克”。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反常现象,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过度的相克,其次序与相克是一致的,比如,木气偏亢,太过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气虚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来是自己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其次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然而木气偏亢,土就会反过来侮木。我国古代哲学家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分别列入这五大类的范畴,并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黄帝内经>巧妙地把阴阳和五行结合到一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医五行理论,并以此指导医学实践和疾病防治。古人认为五行在天上对应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人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发生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古代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 3、八卦:它最早见载于<周易>,相传为伏羲所创,八卦的产生,正如周易·系辞所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意思是说,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宇宙处于一种无边无际的元气状态(即太极),天地万物都是由它演化而来的,太极的演化是元气的分离,清阳者上升为天,浊重者下沉为地,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即两仪)分成四象,四象是指在两仪一奇一偶的基础上复生一奇一偶,四象之上再生一奇一偶就产生第三爻,以阴阳三爻错综排列得八种卦形,叫做八卦。八卦相重生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多,人们以此可断吉凶,趋吉避凶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八卦在创作之初就与天文历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八卦的四象表示四季。春夏秋冬分别以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代之。历史上曾有把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用来纪日的记载,八卦本身也可以进行排序,并组成八卦图,用以表示方位,预测过去和未来的吉凶祸福。 八卦和神秘性在于它有着丰富的数学内涵和哲学渊源,八卦的每一卦形象征或代表着某种自然物或社会现象,如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艮为山,巽为风,兑为泽(沼泽),这被称为卦象,卦象可以象征一切事物,以之象动物,则乾为马,坤为牛, 坎为豕,离为雉,震为龙,艮为狗,巽为鸡,兑为羊,以之象人体,则乾为首,坤为腹,坎为耳,离为目,震为足,艮为手,巽为股,兑为口,由此触类旁通,到万物,就是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二)浅淡阴阳五行八卦在游戏中的合理设计 一口气向大家介绍完了阴阳五行八卦的知识,下面我想对其在游戏中的运用和设计谈谈自己的设想。 一、阴阳:最适宜作为角色职业的总体属性。网游天骄和剑网中都是把五行作为角色职业的总体属性,同时作为技能与防御属性,个人以为不妥,游戏无非就是正邪两派之分,以阳象正,阴象邪,正好合适。角色以阴阳区分属性明了简洁,如果用五行区分由于会产生职业间的相生相克,而容易导致游戏的失衡。 二、五行:用五行对应力量、体质、敏捷、智慧、怒气五种属性,这一设想基于中医五行理论把五行对应人体五大器官-心脏、肾脏、肺、肝、胆等,可把力体敏智气一一与之对应,设计出五行装备和物品,当然这种五行装备和物品不是加五行攻击或防御,而是强化力体敏智气这五种属性的。 三、八卦:以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艮为风,巽为风,兑为泽的内涵,可设计出游戏技能与防御属性,但是不是设计八种,而是把天与雷归为一类,地与山归为一类,水与泽归为一类,火与风,从而设计出雷电系、土系、水系、火系(风为加强火系的辅助技能,归为火系),另加普通攻击或防御,从而设计五种的技能和防御系别。 以上的设想或许可以使游戏更趋于合理,避免繁琐、失衡的状况发生,同时也能使国产游戏散发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欢迎大家来讨论

五行学说的起源?

周易是根据数的阴阳和随机性,推断事物凶吉的书.一般人看不懂,但也没有必要去钻研它.我也曾经看过(老师推荐的),但是看了2遍还是不能领悟.简直不知所云.周易严格的说是一本主观唯物主义哲学书籍,它集天文、数学、兵法、治国方略、做人处世、道德修养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一体,是一本锻炼人思维的好书。许多诺贝尔获奖者都是借助它成功的。我想当年的马克、恩克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前也看过它。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把周易的内容高度概括而已。在古时,科学很落后,对很多自然现象不能解析,为此就出了<周易>学说.简单地说,1.易本是算命的,2.但到了周易,孔子基本上是从哲理方面解释易,虽然此解释同样也可适用于占卜,但周易列为经书,只因其包含全面的哲理.3.周易不能作为占卜的书,因孔子只从哲理理解易,基本没有关于占卜的论述.后世的占卜,是从易中的最基本定理重新创造的,基本与周易无联系.4.哲理适用于任何人,但以周易用于占却不会有实践意义,5.占卜者依然把周易列为占经是因周易还没有把易的基本原理抛弃,而其他易经已失传了.《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周易》一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周易》是我国古代—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对其书名含义,历代有多种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说,其中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一、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二、爻:在《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称作阳爻。“--’称作阴爻。三、卦:由阳爻和阴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四、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五、六十四卦: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其卦名同单卦。

阴阳风水五行是怎样的

阴阳风水五行是怎样的

阴阳风水五行是怎样的,阴阳五行是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朴素观点,与风水密切相关。任何事物都是有风水的,风水直接或者间接的表现了我们的运势和运气,阴阳风水五行是怎样的

阴阳风水五行是怎样的1

五行的特性

金具有清净、收杀的特性;

木具有生发、发达的特性;

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

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

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

五行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是含有资生、助长的意义。在五行之中,具有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相生。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此循环世世代代,不会有结束的时候。它们彼此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推动发展的作用。

在五行相生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联系,也就是母子关系。以水为例:生我者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为木,则木为水之子,其余类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相生相克,如阴阳一般,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无生,就无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无克,就不能维系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

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进和维系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

阴阳五行看风水

阴阳五行看风水,阴阳五行,可分为阴阳学与五行学,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学必合阴阳,阴阳学必兼五行。阴阳五行说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作为一种用来解释宇宙、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的理论,它对我国古代的自然科学、中医药学、音乐等的发展曾经产生过巨大的积极影响。

阴阳五行看风,风水是据一定的理论用来选择阳宅(活人的居室)和阴宅(墓地)以及修禳(祭祷消灾)的方术。换句话讲,宅地和墓地的地势、地貌和所处的位置、方向、能够卜占活人的贵贱祸福。如果所处的位置好(不管是宅地,还是墓地)就是吉,就是福。

风水术至迟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已将其列为占术之一。古代的'风水它注意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对天地人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选择一种适宜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合适环境。尤其是选择阳宅和修造房屋的理论

合理的成分较大,它格外看重地形、地势、地貌,看重山、水、路、丘陵、林木等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追求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和谐与自然天成,这与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不谋而合。但是,风水理论的合理部分却被充满了封建色彩的风水术淹没了。风水术重视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目的不是为人们提供适宜的修养生息的场所和环境

而是让人们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寄托在所谓的风水宝地上,宣传宿命论,取消人的主观能动性,这肯定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我们不能将封建时代的风水理论和阴阳先生们施用的风水术同等对待。

阴阳五行与风水的作用

五行则是对世界万物更为细致的分析,古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的,并且更进一步地认为,这五种元素是互相转化、互相制约的,由此转化和制约,从而构成了天地万物千姿百态的架构和趣向。对于五行转化的规律,可分为相生和相克两种:

1、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2、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干支分配五行

既然世界万物皆属阴阳五行,那么天干地支也不例外,古人将干支分配五行如下:

天干:甲乙 木 丙丁 火 戊己 土 庚辛 金 壬癸 水

地支:子亥 水 寅卯 木 巳午 火 申酉 金 丑辰未戌 土

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 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 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

所谓天干五合,是指五组天干的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变化,如丙辛合化水,指天干丙遇到天干辛,丙本是火,辛本是金

但这两者在一起相互起反应,纽合在一起,却变化成了水,如化学反应一般,两者的性质已变,生成新的性质。当然在实践应用中,合化是有着严格的条件的,并非一见丙辛就认为是化成了水。丙辛如此,余可类推。

地支六冲

子午冲 丑未冲 寅申冲 卯酉冲 辰戌冲 巳亥冲

地支六冲是指地支之间的生克变化,如地支子遇见地支午,两者相冲,互相都受到损失。至于此冲是好是坏,需要全盘推论。

地支三合

亥卯未合化木 巳酉丑合化金

申子辰合化水 寅午戌合化火

地支三合理同天干五合,即地支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变化性质,如亥卯未三个地支聚在一起,那么就变化成了木。在实践中地支三合也有严格的条件。

地支半三合

亥卯合木,卯未合木

巳酉合金,酉丑合金

申子合水,子辰合水

寅午合火,午戌合火

地支半三合理同地支三合,不过因为三者没有汇全,所以其力量较三合要小一些。

地支

子丑合土 寅亥合木 卯戌合火 辰酉合金 巳申合水 午未合土

地支亦是地支之间的相互变化,如子丑聚在一起,就变化成了土,地支的力量小于三合和半三合。推荐阅读:阴阳五行人与命运的关系

阴阳风水五行是怎样的2

阴阳宅风水之阴阳

明阳本指日照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用以说明万物的本源,说明相互对立和相互消长的情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本府也。”人们将万事万物都归于阴阳两个方面: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至为阳,去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速为阳,迟为明;昼为阳,夜为阴;等等。

风水术以阴阳解天地,《管氏地理指蒙》卷八《阴阳释微》云:“混沌开辟,江山延衰。融结阴阳,磅礴宇宙。冈骨既成,源脉已透。以钟形势,以通气候。以清以浊,以奇以偶。精积光芒,呈露星宿。以孽衰微,以孕福寿。”又说:“东南方,阳也。

阳者,其精降于下。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并且说阴阳之气不得有损伤:“阴阳之气出于天造,非人力所能成。一有增损,不但无益,且所以伤之也。肤腠割之,小者耳鼻伤之,大者伤至于丹元,则无用矣。”依照这个观点,风水先生很忌讳挖山开塘,以为伤了阴阳之气。

风水先生又认为,人是由阴阳二气派生出来,因此,人要适从于阴阳,不得违背阴阳,顺者昌,逆者亡。俗语云:“大门朝南,子孙不寒;大门朝北,子孙受罪。”南为阳,北为阴;住宅朝南,为阳,有吉。住宅朝北,为阴,有凶。

相地点穴离不开阴阳。空石长者《五星捉脉正变明图》指出:“太极既定,次又分其阴阳。晕间凹陷者为阴穴,晕间凸起者为阳穴。就身作穴者为阴龙,宜阳穴。另起星峰作穴者为阳龙,宜阴穴,反此皆有凶咎。”

风水以阴阳交感为吉。谢和卿《神宝经》云:“阳作必借阴气一吸,阴作必借阳气一嘘,即阴来阳作,阳来阴作之义。若阳来阳受者,则见福舒徐;若阴来阴受者,则见祸惨急。”这就将人事祸福与阴阳联系在一起了。

不仅如此,阴阳还可以作为各种术语的本义词,如逆顺即阴阳的别名。看地形时,“逆中取顺者,因脉逆转而求。顺中取逆者,因脉顺流而出。三阳从地起为逆,三阴从天降为顺。阳脉为逆,阴脉为顺。”

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是先哲认识世界的比较正确的思维方式。可是,风水将它与人事吉凶相附会,必然堕于诡辩的泥坑。

什么是中医的阴阳五行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人们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阴阳五行学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

传说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混沌,盘古开天辟地,将混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后来古人依据生产、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逐渐把太阳、男性、力量、光亮、热等带有向上的、运动的、积极的、肯定的、善意的、热情的属性归为阳,把月亮、女性、软弱、黑暗、冷等带有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否定的、恶意的、冷淡的属性归为阴,并由此归纳出一套阴阳相互作用的理论,来解析说明世上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把它应用到自然界、人类和生老病死便有了之后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八卦学说和古老的中医学理论。

五行

古人以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的,而且更进一步地认为,这五种元素互相转化、互相制约,从而形成了天地万物千姿百态的架构和取向。对于五行转化的规律,可分为相生和相克两种。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阳属于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指无论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阴阳之间都具备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那种生克利害的基本关系。换句话来说,即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来的,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如: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在地球这个视角其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就是天地,天地的空间就是通过东南中西北显示出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