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老牛的名字,富贵的牛叫什么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 余华《活着》有感

余华的《活着》可以说是我周边的朋友推荐过最多的书之一了,但是我却迟迟没有读它。为什么? 因为我害怕悲剧的堆砌会让我喘不过气。     直到有一天,在第n次有人推荐后,我拿起了放在书架上的这本黑皮书,“悲壮”地做好了思想准备工作。     事实证明, 《活着》不是悲剧的堆砌,福贵的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 福贵,本文的主人公。在时代的变迁下,他的人生和家庭不断地经受苦难,生命的温情一点点被死亡撕裂,直至最后,历经沧桑的老人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故事的梗概就溢出无尽的哀伤,每一个字眼都那么刺眼,所以一开始,我甚至有些质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作品呢?刻意堆砌苦难?   直到我看到这一句话: “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幸存,不过是旁人的评价罢了。”     对啊,对于旁人,福贵是整个家庭悲剧的幸存者,人们同情怜悯他的命运,可那又如何?对于福贵自己来说,这就是他“活着”所经历的一切,这就是他的人生。即使晚年孤独,他也不放弃“活着”,他为活着本身而活。    命运与他作对,一次又一次打击他的内心。挚爱的人们纷纷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面次次呈现,生命在死亡面前显得如此单薄,读者和福贵一样每次都会陷入深深的绝望,无力感像巨石般压在心上,伤痛感撕扯着人的五脏六腑。但是福贵,他并没有放弃生活,暮年的他戏称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夕阳下,古树旁,一位老人淡然地向陌生的年轻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回忆自己的爱人们。“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福贵不仅仅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而且被这真相折磨,蹂躏后,依旧热爱生活。       买下老了、不中用了的老牛,这是福贵在暮年对命运的抗争。他把自己所有的思念与最后的情感寄托在了老牛身上。     晚年的他唤着老牛,也唤着那些逝去的爱人。 他并不贪生,更不怕死,但他想带着这些爱人的名字和记忆,多留在世上一段时间,多感受一下生命的味道。      老牛有很多逝去的人的名字,但别忘了,老牛还有一个名字: 福贵 。       福贵救下了老牛,也救下了自己。

《活着》里面的主人公买的一头老牛名字叫什么

老牛叫福贵。《活着》讲述了去民间收集歌谣的“我”碰见了福贵,福贵既是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一直老牛的名字,当你听完福贵讲完他这一生的故事后,你也会觉得这只牛也叫福贵是多么合情合理。这个叫富贵的人,晚年再讲起自己的复杂艰难的一生时竟然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平静,坦然,我不知道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内心。年轻的福贵过着贵公子的生活,家里有百亩良田,租人耕种。后来我也想如果福贵当初没有好赌好嫖说不定是另一个故事了。福贵身上发生的悲剧接二连三,这种悲剧发生一次就足以让一个人生存的信念受到致命打击,然而在他身上却是一次又一次重现,毫不因为他的年纪,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而可怜他。全部家业被福贵赌没后,父亲去世了。老婆被家里人接走,自己的儿子出生却没有机会见。母亲重病,福贵去城里找郎中的路上被迫跟着军队北上,从此背井离乡。等再次回到小茅屋时,母亲没了,出生的儿子却不认得他。一家人终于重新过日子了,福贵的老婆家珍又得了软骨病,看到这里时我都不禁替福贵紧张了一把,在那个年代就不能期望家珍的病能治好了。艰难但是有点平静的日子又一次打破,福贵的儿子有庆却被活生生的抽血而死。因为高烧没来得及看病的凤霞成了哑巴,后来嫁给了憨厚老实的二喜,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好好地,凤霞却在生苦根的时候死了,从此为以后二喜的悲剧买了伏笔,后来在工地上二喜被水泥板压扁。到这里生活中只剩下了福贵和苦根。爷孙俩的生活转好的时候,苦根又因为吃豆子噎死。这就出现了小说开头的一幕,只剩下一个叫福贵的老头和一只叫福贵的老牛。在梳理福贵的一生时,我都觉得打字艰难,福贵的一生太坎坷了,我从来没有读过一个有着如此经历和伤痛的人。记得书中福贵自己说道一句话“身边的人都是我自己埋的,这样就算哪天我也走了也就安心了。”福贵也只能这样找安慰了,除此之外,他还能依托什么?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向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与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几句话简单的概括了这本书的内容,概括了福贵的一生。 福贵的悲剧和这个时代也有很大的关系。他经历了解放、公社化、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任何一个小人物放在那个大喜大悲的时代里,他的命运也会变得破朔迷离。小说开头和每次转换到“我”出现,对福贵有描写时,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安详、内心平静的老人,他没有因为老天对自己的不公而满怀仇恨与抱怨,也没有因为经历了那么多而变得沉默甚至绝望。他依旧过着自己改过的生活,和他的老牛说着只有他自己才懂得悄悄话。“活着”对于福贵来说太沉重了,沉重到他今天过得好好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个亲人又离开他。是不是历经大苦大难的人就会看淡一切,看清一切。不会去刻意渲染自己的苦难,只是轻描淡写,因为他最看重的都已经过去,当再次谈到过往时,他需要的仅仅是个倾听者。 福贵脸上的皱纹很深很深,像田地里的沟渠,里面藏满了泥土,也有一丝阳光,他或许已经掉没了牙,或许还住着二喜给他粉刷过的茅草屋,他始终只有一头也叫福贵的牛陪着他走完最后的日子。

余华的《活着》读完了!

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了余华的《活着》 余华说他这辈子再也写不出像《活着》这样的作品了。 主人公福贵讲述了他坎坷的一生,似乎又像是应有的报应。 福贵生于地主家庭,从小娇生惯养,身上沾满了劣气,逛窑子,上赌桌,欺负下人,打他爹,坏事快被他做绝了。 取了个媳妇经常打骂,自己逛窑子成天不回家,最后把家业都输进去了。 他爹被他气死了,他妈病死在床他也没有尽到孝道,他的妻子家珍没有离开他还给他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可他似乎没有那个福分消受,家人一个个先后离他而去,儿子已经十多岁了,为了救生孩子大出血县长的夫人,儿子去献血,结果被无良医生把血抽干而亡。 她的女儿因为小时候发烧他不在身边,烙下又聋又哑的毛病,好不容易嫁给了一个歪头的男人,却在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失去了生命,留下了一个婴儿。 他的歪头姑爷带着孩子,一边在工地搬石板一边照看着孩子,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不幸,他的歪头姑爷被两块大石板夹在了中间,除了头和脚整个身体粉身碎骨。 他的妻子家珍自从儿子去世以后就变得病病殃殃,女儿去世后又给了她沉重的打击,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他带着自己的外孙子生活,外孙子到了三四岁,就变得很懂事,知道帮自己干货,像个大人一样跟着他割麦子。 有一天,他外孙说头疼,得躺一会,他以为是孩子撒娇,也没在意,后来才发现外孙子是发烧了,好像还挺严重。 他急忙给孩子抱回家,用土方法给孩子退烧,孩子有些好转了,问孩子想吃什么,孩子说想吃煮豆子,他就去给弄了好多回来,煮好了让孩子吃,他自己又回到田野里继续干活。 等到晚上回来,他傻眼了,发现外孙一动不动的僵在那里,嘴角还有咬碎的豆渣,他一模孩子的手脚都凉了,他叫来村里邻居,大家来一看说没救了,孩子让豆子撑死了。 福贵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了他自己,他和外孙有个约定,说攒够钱了一定要买一头牛,外孙子死了,他的钱也攒够了。 这天他要去集上准备买头牛回来,在去的路上看到一头即将被屠杀的老牛,他看着可怜可是那牛太老了,便继续往前走,走了没多远,心里还是惦记刚才那头牛,又返了回来买下了那头老泪纵横的牛。 从此他和这头老牛相依为命,在耕地的时候,经常跟老牛说着家里人的名字,他给老牛起名叫福贵,就是他自己的名字。 见老牛不愿干活了,他就说“福贵你要好好干,你看家珍、凤霞、有庆都在干活,你可不能偷懒!” 别人问他为什么给牛起那么多名字,他说其实那些名字都是编出来糊弄老牛的,他知道有其他牛也在和他一起干活,心里就平衡了…… 《活着》讲述了两个时代,地主时代,和打地主的时代,地主时代很乱,打地主的时代也很乱。 那个时代的人们,吃不上饭,过着兵荒马乱的生活,但依然都想好好的活着,依然想着繁衍生息要后继有人。 我们今天同那个时代相比,物质上强上百倍,可心里承受能力却弱了太多,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穷,什么才叫过的艰难! 吃顿泡面就觉得是吃苦了,走一两里路就觉得太累了,感个冒跟得了癌似的,受了点委屈吵吵好几天,想要个孩子说生不起了,活法真的不同了。 九月份接连有十位艺术家明星去世,感谢他们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我希望不管是谁,只要你还活着就一定要好好活着,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对得起这个世界,晚安!

《活着》中的福贵,一生命运坎坷,回忆起过往的他,后悔过去的所作所为吗...

《活着》中的福贵,一生命运坎坷,回忆起过往的他,后悔过去的所作所为吗?我觉得他不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原因如下:1、他最初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为他带来致命的伤害,总体上来说是受益大于受害;2、他坎坷的命运,跟他个人的所作所为关系不大,是时代的原因;3、在他那个年龄,不仅具备自给自足的劳动能力,还思维清晰,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活着》多少人是为自己而活?

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是通过别人介绍才知道的,当时的朋友对我说这样的书的催泪性很强烈,我一直不大相信,我想可能这样的书一般都是为了骗取不太理智的读者的眼泪而使得他们浪费自己的感情和金钱的,所以,我也就一直没有心情看这本书,直到前天自己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想,我到要看看这个让无数人或者叹服或者痛斥的书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算是个“久经考验”的读书不少的人了,怎么在这个时候会为了一个并不关乎自己任何前途命运的一本书而“浪费”自己的感情,我当时真的在心里痛斥大骂这个余华,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倔强的自己还是顽强的把这本上看完了,另一个心思却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艺术造化,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 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内涵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是我猜测的一种。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余华《活着》:人生不易,唯独哄着自己,才能慢慢前进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这个问题,高晓松曾经问过哲学家周国平,周国平回答,并没有什么意义。

但他又说,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会考虑这个问题,而动物不会。动物只是本能的繁衍,而不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要活下来。

但人就不同了,人总会在落寞或者身陷低谷的时候,问自己一句为什么要活着。其实,你若真的较真起来会发现,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却不妨碍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

人与人的悲欢忧喜各不相同,不能理解别人的生活是正常的, 自然,别人不理解我们的人生,也再正常不过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电影版的《活着》,当时,只记得里面是一场又一场的悲剧,让人悲哀与压抑。但直到读了余华的小说《活着》后,才明白,原来电影已经可以算个“大团圆”的结局了。

曾经的纨绔子弟福贵出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年老体衰的老年人,他就守着一头老牛过日子。但是,他与老牛的生活却别有一番热闹的味道。

福贵给老牛也起了“福贵”这个名字,老牛与老汉一样,他们都在度过自己生命中最后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想要体面地度过去,他们还是要种田,还是要吃饭。

老牛年纪也大了,总是想偷懒。福贵为了激励它,便凑在它的耳朵边说,人家二喜、有庆可都干活呢,家珍、凤霞也卖着力呢,就连苦根也忙活着呢, 这么多牛都这么努力,你怎么好意思偷懒呢?

福贵在老牛耳朵边念叨着这些名字,这些他已经死去的家人的名字,就好像他们真的就在远处,又好像真的有几头叫这些名字的老牛,在卖力地耕作着。

福贵最后一个家人,他的外孙苦根死去后,本来再没有任何活下去的念想时,经过杀牛场时,用“巨款”买下了这头与他一样时日无多的老牛,一起搭伴过日子。

这个时候的活着,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是一场幻想,幻想出活着的滋味,而后, 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脚踏实地的,用力生活罢了。

活着,是自己为自己找寻意义。 这一点,福贵在人生破产的那一刻,也许就领悟到了。

年轻的时候,福贵是真的有“福”有“贵”,大亩的田产是他们家的,大片的工厂也是他们家的。但是,他们家的男人似乎都有点不争气,从他父亲那开始,就只有在败光家产了。

败到福贵这里后,他又以“赌”的方式,让家产像浪潮退去一般,一去不返。他的家成了别人的家,他家的产业还是无比兴隆,站在旁边的老爷却换了人。

福贵的父亲无法忍受这一人生巨变,急急地离世了。

那个时候,福贵的女人家珍与他的娘最害怕的,是福贵会想不开,她们四只眼睛牢牢地盯着家里唯一的男人,害怕他会以任何一种方式结束性命。

但福贵并没有,他倒也没有就此雄起了信心,要发奋努力之类的, 而是突然安于贫苦的日子。

绫罗绸缎换成布衣服后,他反而感觉更踏实,而且, 穷了后才发现自己竟然有一个那么好的老婆。

特别是到了后来,开始斗那些富绅的时候,转接了福贵家财产的男人被拉去送了死,福贵更是感觉,自己换来了一条实实在在的命。

然而,贫苦的岁月里,如何活下去成了每天都要考虑的事情。

后来,福贵的娘也病逝了。福贵夫妇拖着一儿一女,艰难万分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着。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前面有什么,但至少,儿女们是一天又一天长大的,这样看来,生活似乎是有着美好的期待的。

孩子们是长大了,儿子有庆也上了学, 体育 非常好,老师甚至还希望他去参加比赛。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让这个孩子的生命戛然而止。

县长夫人生产的时候大出血,为了救她,有庆被活活抽干了血。当医生问福贵有几个儿子时,福贵知道,他已经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了。

如果从那个时候开始,把福贵人生中的所有亲人早亡的结局都一一列举出来,你会不由地感叹,为什么还要活着?

然而,人生并不是回望,更不是罗列重大事件的组合。只是, 我们一直心存着希望,后来,却需要不断地变换着希望。

福贵女人家珍的身体一直不好,瘦成了一把骨头,医生说是得了软骨病。但是,她却还要经历一儿一女都走在她前头的悲剧。

儿子死于意外,女儿死于产后大出血,这次如此致命的心理打击,已经让这个家缠满了悲苦的滋味。

当年,张艺谋拍《活着》的时候,他问余华,这样的小说太悲剧了,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的调子,会有人看吗?

后来,孟京辉准备改编话剧的时候,他也问了余华同样的问题,会有人看这种悲剧吗?

其实,如果细细想来,谁的人生如果只抽离出生与死的话,不是一场悲剧呢?唯一不同的是,每个人可以拥有的时间长短不同,最后却都要交还给天地。

如果把《活着》里的重大节点一一列举出来,如果把一个人所有要经历的苦一下子全部排列在他的面前。 相信,没有人会有勇气过这样的一生。

然而,真实的生活却并不是这个样子。

除去这些重大事件之外,我们仍然有太多可以欢笑的事情,可以期待的“梦幻”,正是这些或真或假的梦,让我们能明天仍然有期待。

有庆喜欢小羊,曾经,他也像一只小羊一样欢快地跑在草地上,感受生活的无限广阔,虽然,也许那只是一片很小的草地;

凤霞是个可怜的姑娘,因病致哑,却遇见了人生中最妥帖,最爱护她的男人。她品过爱情的滋味,虽然并不长久;

家珍本是城里老板的女儿,但她偏偏执着于最初伤自己最深的丈夫福贵,她也是得到过爱与呵护的女人,得到过儿女孝顺的母亲,所以她在临终前才说,自己这一生算是幸福的。

人生,究竟要如何看待呢? 如果按生命的长度来算,只有福贵得到了,但若按儿女双全,家庭幸福来算,福贵又是最悲哀的。

但他的一生,经历过最荒唐的青春年少,得到了最爱自己的女人,有一双懂事的儿女,还与外孙生活过一段日子,就连女婿都那么孝顺。

如果单单把值得人喜乐的部分拎出来,福贵算不算没有白活一场呢?

生命的最终,也许就是苦涩的,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人生太苦,所以现在的一点点甜,或者幻想中未来的一点点甜,才那么难能可贵。

据统计,到现在为止《活着》的总销量已高达2000多万册,余华的这部作品不但让他得了很多奖项,更让他能影响很多的人。

在这个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静静读一本书的年月里,床头的那本书才格外珍贵。

每当你认为日子已经过不下去时,《活着》都可以静静地告诉你,这只是人生小小的一个漩涡而已。脚踏实地之时,才能感受到生命中的每份甜。

没有好的人生,唯有不断向前的 探索 ,一边走,一边寻着生命中的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