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人体健康活动的关系是什么,易经与体质对照

易经河图洛书及八卦与人体经络对应关系

八经卦就是奇经八脉,《易经》六十四卦符号系统,就是人体经络系统的真实反映,它是人体经络的结构方程式。 督脉为乾,主持元阳,主一身阳气,为阳脉之海,统帅阳经。 任脉为坤,主持元阴,主一身阴气,为阴脉之海,统帅阴经。 冲脉为坎,主一身阴血,但有一点元阳居其中。 带脉为离,系腰身一周,内系胞宫为阴,外系筋脉,主一身强力,故二阳在外。 阳跷脉为震,交通阴阳,运行卫气,阳入于阴,故多一阴。 阴跷脉为巽,交通阴阳,运行卫气,阴入于阳,故多一阳。 阳维为兑,阳维维于六阳经,故有二阳。 阴维为艮,阴维维于六阴经,故有二阴。

人体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奇者,异也。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一、督脉循行图 督脉穴 督脉行脉之中行,二十八穴始长强,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 督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属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2、分支: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3、生理功能: (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另外,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总督一身阳经”之说。 (2)反映脑、肾及脊髓的功能: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督脉与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 (3)主生殖功能: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肾主生殖,故督脉与生殖功能有关。

二、任脉循行图 任脉穴歌 任脉中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二阴间,曲骨之前中极在,关元石门气海边,阴交神阙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联,紫宫华盖循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端。 任脉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上行,经咽喉部(天突穴),到达下唇内,左右分行,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 2、分支:由胞中贯脊,向上循行于背部。 3、生理功能: (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另外,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 (2)调节月经,妊养胎儿:任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求懂易经八字的大师帮我看看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依照命理两个小时排成一个命宫的格局,世上和你一样命盘的华人,最少有上亿人,可是你自己想想看,别说一亿人,就是你要在这世上找出和你相同命运的两个人都不可能!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命盘一样的人,命运又会不一样呢?是后天的因素吗?是依靠个人的努力吗?为什么有句话叫做“将相本无种”? 这几个问题,其实就是你人生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唯有你能解决这几个问题,你才能生出智慧,你才能找到人生的实相! 大地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改造命运的本质在于证得人生的实相,只要你了悟得到这个原理,不被世间的幻象所蒙蔽,建立善业,心境清明,你就可从慧心中爆发出被幻象所掩盖的潜能,然后再利用这种深层的内心力量,超越自我,开创出人生中更加开阔的无限格局!江湖术士喜欢危言耸听,以达到敛财的目的,多数都是信口开河,毫无根据的。这世界上有很多披着“大师”外衣的不学无术之辈,外行人很难分辨得出真伪,所以有句话说“尽信大师不如无大师”,就是这个道理!你的命运只听从于你的心念,并非决定于命理,只要你能相信自己,你的未来前程必定青云直上,必定成就非凡!

易经对人类有什么帮助

1、易经是世界观,指明了人类所处的时空中阴阳平衡系统及序列关系,所谓二仪、四象、八卦及六十四卦等的排列组合关系,以“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人类视角认识世界并进而以此观念适应世界、改造人居环境; 2、易经是方法论,指明了人类在可控制系统内的人文价值取向,揭示的了天地人三才六爻的变化规律等,为诸如辩证法、数论、系统控制论、统计概论等科学发展提出了体系化的模型,并为人类东方文明的形成起到了主导作用; 3、易经是人类古代先民的文化集成,涵盖了丰富的人类生存经验与生活智慧,诸如“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及“易传”等卦例及爻辞、系辞、象辞及卦象、数理,皆是时代的写照与先哲的感悟,为人类与时俱进地和谐发展铺就了宽阔的道路,并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遗产. 以上,不揣浅陋之言,仅供参考,有待于方家指正~

你认为什么叫健康?中医是如何定义健康的?

对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还要完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体对健康的认识不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医易同源,从易经来看就是乾坤之道,乾坤的名言“天行健,君子自强而不息,地势坤,厚德而载物”就是健康的含义,乾的语言中告诉我们健的目标就是自强(身体越来越好)和不息(生命永不停止)。健康是指身体和精神和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和完美状态。传统的说没有病就是健康,现在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道德规范,健康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型匀称、人体的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健康是始终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所做的一切努力,(包括合理运动、合理饮食、充满激情正能量的精神状态),而且在这种平衡下不会对五脏六腑和其它功能组织有伤害而活的更长久叫做健康。对于“健康”来说,中医对“健康”的定义就是食得快、睡得快、便得快、说得快、走得快。衡量心理健康用“三良好”,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食得快:是指胃口好。中医将健康的人称为平人,治疗疾病都以“平人为期”。平人中医认为就是气血调和的人,饮食运化正常,精神内敛,双眼有神,行动轻便有力,和他人交流语言清晰流畅,思维敏捷,反应正常。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要器官无病,体形发达,体形均匀,人体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具有较强的体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

易经与养生

提起《易经》,许多人都认为它是一本占筮之书,跟养生学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易经》与养生学有着深厚的渊源。《黄帝内经》被认为是中国人养生治病的经典之作,其实,它只不过是《易经》的一条分支。包括其在内的众多医学典籍,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易经》发展而来。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可见,医易相通,只有把《易经》的精髓运用到养生和诊疗的实践中去,才能达到尽享天年、悬壶济世的目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与“鱼与水的关系”相同,人的生老病死好比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易经》倡导“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只有人体的机能与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我们的生命才能年复一年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指出“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这说明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气血运行都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古往今来,中医养生学家们都将“气候?物候?病候”作为养生的重要课题来研究。 气候发生变化时,人体会随之产生一些特殊反应:春夏季节,天气变暖,在人们体内蛰伏一冬的阳气开始向体外生发,从而推动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大量的汗液从体表排出,这是机体用排汗的方式来散热,以调节体内阳气的过分亢盛;相反,在秋冬季节,气温低,人体为了自保阳气,会表现为尿多、尿频而皮肤汗少。 中医还认为,昼夜晨昏也会影响人类的生活,所以人们的生活作息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否则人体会产生诸多疾病。因此,养生贵在天人合一,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顺应天地自然原则。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所以人要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对应。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及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天地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吐故纳新,养精守神,只有心神、形体应和于阴阳的变化,调适于四时气候的变迁,才能使人体强健、祛病、增寿,乐活于天地之间。 第二,顺应人体生物钟原则。人体的血液中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它们和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体的生物钟与大自然的变化也是一致的。我们若想养生,必须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唯有凡事都顺应生物钟,做到适应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的大环境,使日常生理活动、行动坐卧与这些节律合拍、和谐,才能拥有健康。 第三,融入生活养生原则。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如城市代步工具汽车的大量涌现所带来的噪声、尾气污染,居室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加上过度紧张的快节奏生活,都会给人们带来精神焦虑、头痛、头晕、烦躁、失眠等症状。因此,把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养生,远离山珍海味,做到主食与副食平衡,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平衡,杂与精平衡,寒与热平衡,干与稀平衡,摄入与排出平衡,情绪与食欲平衡等。

周易八卦与日常生活有哪些联系

人类的生命健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不仅是导致人类生理疾病的原因,甚至还使人们产生心理疾病。 古代人类生活条件简陋,生活环境恶劣,其日常生活更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命健康和寿命。 饮食之道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人类才创造出巨大的文明。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寻找食物。八卦对人类饮食方面记载可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1)饮食卫生。《噬嗑卦》就有关于食物中毒的记载:“噬腊肉遇毒。”《井卦》论述饮水问题,提出“井泥不食”、“井渫不食”等饮水卫生要求。而《井卦·象辞》还提及:“寒泉之食,中正也”,认为泉水以寒者为贵,清洁卫生,所以《井卦》也认为“寒泉食”。 (2)细嚼慢咽。八卦之中,《噬嗑卦》、《颐卦》都提倡咀嚼食物,认为这是颐养之道。 (3)节制饮食。《需卦》也被有些学者认为乃饮食之道,《需卦·象》:“需,君子以饮食宴乐。”《颐卦》便强调“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困卦》亦指出不能“困于酒食”。 (4)有关饮食记载。八卦在取象时,据《周易·说卦》记载,伏羲氏观鸟兽之文,远取诸物,其“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这些除“龙”之外,均为可食的动物;在其他六十四卦中还有“干肉”、“腊肉”、“雉膏”、“灵龟”、“鱼”、“酒”、“井”、“寒泉”等生活中的常见食物。 安居乐业 人类有了饮食才得以维持生命,而栖身之所则是保证生命安全和休息的场所,在八卦里,时有所见,这是人们“安居”才能“乐业”的反映。在远古时代,人们正如《屯卦》所说:“磐桓,利居贞,利建侯。”以石头做院墙,既可挡风雨,又可防野兽,所以“利居贞”、“利建侯”。《大过卦》:“栋桡,凶”,“栋隆,吉”表明栋梁对房屋的重要,栋梁弯曲欲折,对生命构成威胁,则凶;而栋梁高耸,能负重荷则吉。美化居所,《贲卦》:“贲于丘园。”就是对居所装饰的记载。旅游是离开栖身之所,古代旅行之事并不容易,因此,《旅卦》提出了旅游保健要求,如集中思想、防止意外、保护同伴和自身安全等。服饰美容 人们把服饰比作人的第二皮肤,因为服饰不仅保护身体免受外伤。还可抵御寒暑对人体的侵袭,并起到美化身体的作用。当远古的人类告别树枝遮体的时代,服饰的穿着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八卦里,虽然记载服饰不很多,但我们可从中发现古人极为讲究服饰的色彩、形款和装饰。《坤卦》有“黄裳,元吉”的说法,既是衣裳颜色的表述,也表明下衣对上衣的顺从和搭配。《困卦》:“朱绂方来”、“困于赤绂”是对古代官服上装饰的记载,也表现出色彩的重要。《归妹卦》:“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这是衣袖之美的记载。《贲卦》:“贲其趾,舍车而徒。”表明古人对鞋子的美化。古人在美化服饰的同时,还讲究化妆,《贲卦》就详细记载了古代男子为迎娶女子而化妆打扮的故事,在此不加述评。 生活环境 八卦把人类生命置于宇宙大环境之中,同时也重视生活环境,因为人类生活不仅与天文、气候、历法等自然大环境因素相关,而且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联。八卦取象时:“伏羲俯察地理以画八卦,故四方、九州、鸟兽,草木,十二支之属,凡丽于地之理者,八卦无不统之。”八卦也通过地理环境来取象和确定方位。八卦中:坤地、坎水、艮山、兑泽、离火都是地理环境因素,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适应能力方面。不同的环境之中,人对其生理和心理反应也不相同。如“刊为地,……为吝啬,……其于地也为黑”;“坎为水,为沟渎,……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离为火……其于人也为大腹”;“兑为泽……为口舌,为毁折”。以上均见之于《周易·说卦》,它是对八卦的解说,却无意中将人与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