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辞彖辞和象辞的区别,易经彖传讲的是什么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3

接下来再说一说《周易》里的卦辞、爻辞、彖辞、象辞。 卦辞、爻辞为周文王与他的儿子周公旦所著,而彖辞和象辞为孔子和他的弟子所著。 怎么去了解这些“辞”呢? 简单来说 卦辞是对整个卦的解释; 彖辞是对卦辞的解释; 爻辞是对每一爻的解释; 象辞又分为大象辞和小象辞,大象辞是对整个卦形卦象的解释,小象辞是对每一爻爻象的解释。 还以谦卦为例,我们来看看部分《周易》中谦卦的内容,来看看什么是具体的“辞”。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提到过孔子作十翼,十翼顾名思义一共有十篇,除了彖传,象传,还有文言,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都分上下两篇,所以加起来一共十篇,称为十翼。以上这些就是《周易》的所有组成部分,下次我们再聊聊卦各个爻之间的关系。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3

接下来再说一说《周易》里的卦辞、爻辞、彖辞、象辞。 卦辞、爻辞为周文王与他的儿子周公旦所著,而彖辞和象辞为孔子和他的弟子所著。 怎么去了解这些“辞”呢? 简单来说 卦辞是对整个卦的解释; 彖辞是对卦辞的解释; 爻辞是对每一爻的解释; 象辞又分为大象辞和小象辞,大象辞是对整个卦形卦象的解释,小象辞是对每一爻爻象的解释。 还以谦卦为例,我们来看看部分《周易》中谦卦的内容,来看看什么是具体的“辞”。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提到过孔子作十翼,十翼顾名思义一共有十篇,除了彖传,象传,还有文言,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都分上下两篇,所以加起来一共十篇,称为十翼。以上这些就是《周易》的所有组成部分,下次我们再聊聊卦各个爻之间的关系。

《易经》系辞传第三章

彖者,万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万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易经的每一卦有四部分组成: 1、卦辞:每个卦下面文字的解释 2、彖辞:彖就是断语,对一件事下的判断与结论。具有不易改变的绝对性和肯定性结论。 3、爻辞:每一卦有六爻,爻就是交,爻下面的文字就是爻辞。 4、象辞:像是在古代,是一种身体和力气都极为庞大的动物。这里代表一种庞大的现象,对每一卦做一个说明。象就是现象;象下面的文字,就是象辞。 彖者,言乎象者也,一个现象出来了,就加以判断,一切的现象一出来,有智慧的人就加以判断,这就是彖辞的意义。 “爻者,言乎变者也”。卦里面每一爻,都相互关联,不停的交互变化,是讲宇宙许多事物交互变化的关系。这就是爻辞。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什么叫吉?什么叫凶?失去了就叫做凶,得到了就叫做吉。这是社会一般人理解的文化常则。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悔吝"就是小毛病,也叫烦恼。 “无咎者,善补过也”。人们常认为无咎就是很好,其实不是,要真正达到没有毛病的话,自己要随时反省自己,随时随地的检查出来自己这一方面的错误和毛病,“吾日三省”这样才能无咎。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这里有三个重点,一个是位,一个是卦,一个是辞,什么叫贵?什么叫贱?什么叫运气好,什么叫运气不好,重点就在那个位上,当位就好。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的贵,绝对的贱,贵贱就是由于它存在的位置不同,当位不当位而已。 "齐小大者存乎卦"。每个卦你要记清楚什么叫大卦,什么叫小卦,也是不停变化的,你要看他的位在哪里,位对了就是大卦,位不对,也就是小卦。再好的卦不当位的时候,一点用处都没有,就是小卦。 “变吉凶者存乎辞”,辞就是你的思想和观念,你的观念对了,便一切就对了,全在你的一念之间,如果你卜卦卜到了忧,一定会很痛苦,卜到了悔吝,就一定觉的有烦恼或阻碍吗?其实不然,我们只要行得正,行的直,心里没有歪念头,坏主意,一切奉行行善的正的理念。就是遇到悔吝,心里也坦荡荡,以平常心处之,化凶为吉,那一切也就平安了。 “震无咎者存乎悔”。如果卜卦补到了无咎,不要以为没有问题,一切要小心,多反省自己,这样才会"无咎",才能真正没有问题。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读《易经》要懂的卦有大有小,卦辞也有险有易,有险看起来非常可怕,但不一定可怕。有易两种意思,一种是容易的易,第二种也是变易的易,容易也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它是会变化的,我们人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它转危为安,但有时也可能会把好的变成坏的了,所以说辞有险易。 “辞也者,各指其所之”。“所之”是达到了某一个境界,辞就是你的思想观念,看你的思观念想达到了哪种境界?你认为它对,它就对,你认为它错,它就错,全在于你的意念之间。

易经六十四卦中卦辞、爻辞、象辞和 “十翼”讲的什么

《易》在商周之前已经形成轮廓,历经上几千年,融入了无数先贤的智慧,传承至今日我们所看到的周易。加上各种网络解说五花八门。以至于学易者也是参差不齐。 周易到底分了哪几个部分?周易原文是什么样子的? 前段很多初学周易者问了,到底什么是卦辞、爻辞、象辞、彖辞、系辞、易传等等奇怪的词语。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易经的几部分组成:周易原文中有卦辞和象辞。 卦辞是对卦象的吉凶断定,而《彖传》则应该是为卦辞作的“传”,也就是对卦辞的解释。但实际上它也直接解释卦义:统论一卦之义。 象辞,是周文王和周公引用商代《坤乾易》(象辞易)做为佐证的部分辞句。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学生做了《易传》更升华了易经的高度。《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易经》的论文集。《易传》由七篇文章构成,其创作时间离经文形成的时间不是很长(约五六百年),它是解释说明是流传至今最原始,最权威的版本。其中有七篇文章:《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三篇各分上下,加上另外四篇合成“十翼”。“翼”是“羽翼”的意思,有“辅助”之义。《彖传》,是解释六十四卦卦辞的。《周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哲学专著。分《上彖》﹑《下彖》两篇,内容讲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意义。 《象传》分《大象传》、《小象传》。《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小象传》解释爻辞, 《象传》和《彖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辞、象辞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 《文言传》是专门解释乾、坤两卦的一部文笔优美的哲学散文。因为乾坤二卦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具有特殊地位,是理解《易经》的关键。 《文言传》从天地之道到人道的思想,从形式上看,不过是一种循环论证,表面上是从天地之道到人道,实际上是用人道淹没了天地之道。但从内容上看,《文言传》所论述的人道原则却是极有价值的,它是对先秦儒家学派、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系辞》解释了爻辞的意义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义说、取象说、爻位说;又论述了揲著求卦的过程,《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是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要于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 《序卦传》是说明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篇名,从天地万物说起,以“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来说明乾坤两卦居于首位。然后以万物生长的过程、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物极必反、相反相生的运动规律等解释其它各卦的相互关系,说明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用对立统一思想,试图将六十四卦建立起因果关连。《杂卦传》说明各卦之间的错综关系,也说明了《易经》六十四卦卦名的含义和特点,将意义相对或相关的两卦放在一起解释。因为在顺序上交杂。 看到此,还不懂的同学不妨看看《 周易自测牌 》,希望每一位国学爱好者都是国学正能量传递的继承者。 《 周易自测牌 》为国学经典,图谶系周易典藏研究家秘制绘本提供,是《易经》中六十四卦理论的古典哲学运用牌卡,配有古代手绘插图,创新地融入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元素的牌卡。开辟了以游戏方式传播古典文化的先河。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寓教于乐,并兼具娱乐性和学术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周易自测牌》工作室作品

筮法里什么的辞原叫作繇辞

笼法里断定吉凶的辞,原叫作繇辞。

起源:商民用甲骨卜吉凶,然后便将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等用刀笔刻在甲骨上,这便是卜辞。周朝用筮法辅助卜法,筮法里六十四卦,一卦有六画,每画叫作一爻。断定吉凶的辞,原叫作繇辞,“繇”是抽出来的意思。

繇辞有属于卦的总体的,有属于各爻的;所以后来分称为卦辞和爻辞。这种卦爻辞也是卜筮官的占筮纪录,卜筮官将卦爻辞按着卦爻的顺序编辑起来,便成了《周易》这部书。

演变: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家学说盛行,儒家受两派影响,对《周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借着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这种新解释的内容,便是所谓《易传》。

《易传》中间较有系统的是彖辞和象辞。彖辞断定一卦的涵义——“彖”就是“断”的意思。象辞推演卦和爻的象,这个“象”字相当于现在所谓“观念”。

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系辞》发挥宇宙观人生观,偶然也有分别解释卦爻的话。《系辞》是最重要的一部《易传》。

到了汉代,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来称为《逸易》。《说卦》推演卦象,说明某卦的观念象征着自然界和人世间的某些事物。《序卦》说明六十四卦排列先后的道理。《杂卦》比较各卦意义的同异之处。地位:汉代,《周易》上升为儒家“六经”之首。

天水卦卦辞和象是什么?

天水讼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做事谋始。【注解】[1]窒:窒息,阻塞不通。[2]天与水违行:讼卦上卦为天,其性质向上;下卦为水,其性质向下。所以说天与水背道而行。【释义】经文意思是:诚信被窒息,在警惕中生存会吉祥,但最终还是凶。有利于拜见大人物,不利于跋涉大川险阻。彖辞的意思是:讼卦,上卦乾为刚,下卦坎为险,阴险而又刚健所以会发生争讼。讼卦“有孚窒,惕中吉”是由于九二爻乘阳刚的德,而且得到中正这位。“终凶”,是由于持刚乘险将陷入深渊,所以争讼没有结果。“利见大人”是由于九五爻处于中位“不利涉大川”,是因为会陷入深渊之中。象辞的意思是:上卦象为天,下卦为水,天的性质向上,水的性质向下,双方背道而驰,这就是讼卦卦像。君子做事要从中受到启发,做事时要预先谋划好。人们各自怀着自私之心,在这种情况下,诚信自然会被窒息,因为靠诚信无法使自己获得更多的饮食与财物。这就好比战国时代,人们怎么生活和保全自己呢?只有“惕中吉”了。也就是说只有时刻警惕,谨慎小心做事,才不会受害。可是如果社会成了这个样子,人们再警惕,最终也是难逃凶险的。在这种情形下,遇到难题唯一的出路是求大人物帮助,可是不适合跨越大的险阻,因为这种时代只能逃避危险,哪能以身犯险呢!这种生活方式,就有些像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小市民寄生在贸易来往的城市里,可是自己又没有地位,没有权势。来城里做生意的商人都很奸诈,为了不上当,小市民必须学得“精”一点,自然别人也不会讲诚信了。一遇到别人欺负,只能请有能力的大人物帮助解决,对于有危险的事情,离得远远的。小市民的这种生活方式是环境造成的。可是君子处于这种时代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像小市民一样吧?象辞中对君子的忠告是“做事谋始”。也就是说在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预先做好谋划,把不利的因素全考虑清楚,权衡利弊之后再行动。讼①:有孚,窒②惕③。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初六,不永所事④,小有言⑤,终吉。九二,不克讼,归而逋⑥;其邑人三百户⑦,无眚⑧。六三,食旧德⑨,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九四,不克讼,复即命⑩;渝⑾,安贞吉。九五,讼,元吉⑿。上九,或锡⒀之鞶带⒁,终朝三褫⒂之。注释:①讼:六十四卦卦名之一。乃论述国与国争讼之卦。②窒(zhi至):阻塞。③惕:警惕戒备。④不永所事:不会永远处于原来所事的平安状态。⑤小有言:因利害而发生争执,遭到别国责难。⑥逋(bu):逃。⑦其邑人三百户:藏匿到三百户人家的小邑国中。⑧眚(sheng省):灾祸。⑨食旧德:指享受祖辈或自己原来的基业。⑩复即命:“复”,恢复。“命”,有命运的含义。“复即命”,恢复到原来的命运状态。⑾渝:改变。⑿元吉:大吉。⒀锡(xī):锡与裼字同音,此处当裼字之误。乃皮衣上加罩衣之义,可引伸为穿戴。⒁鞶(pan盘)带:命服之饰,有皮束的华贵服妆。⒂褫(chi齿):不能与当褫夺与褫剥讲,此处为脱的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