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命观和五行观,天运五行木什么意思
儒学的所说的天命观应该如何来理解
“夫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那么夫子对于天命是怎样的呢?夫子说入世就应该先尽人事而后听天命。”发展规律。“还有儒家所说的如果知了天命就不会患得患失就不会感到有什么成功与失败,也不会感到自己做什么都是无为的了。”道是天下大道,不为汤存,不为纣亡。君子只是车轴上的苍蝇,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为了成功沾沾自喜,不会为失败而感到困苦落寞,飞到了车轴上,尽自己的努力扰扰车夫,最后车子走到哪里就是哪里了。
天运五行是什么
天运五行是什么意思?天运五行指的是“六十花甲子纳音”五行的属性。谓天运五行?也就是你的祖上姓氏笔划加上1为姓名学中五格的天格.例如王姓加1为5....按五格理数五行为土....这个土就是你的天运五行.....而这个天运五行为假五行.因为这个1.2为木3.4为火5.6为土....是来源于十个天干的基本五行....也就是说只取天为阳.地为阴没有取....所以这个不含阴阳的五行为假....根本不用理会于它..天地五行为1水2火3木4金5土再例如你的姓氏笔划加1.得出之数为天运五行.比如王加1=5....5土[即是天运五行]五行生克<<素问>>曰: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 更贵更贱, 以知生死, 以决成败."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五行相生含义: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 故水胜火.精胜坚, 故火胜金.刚胜柔, 故金胜木.专胜散, 故木胜土.实胜虚, 故土胜水.五行生克制化宜忌: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论语中,上帝,帝,天命,天,命的区别和理解
《论语》中的天命观 阳 淼 内容提要:“天命”思想于中国哲学思想,有始基性的意义,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 内容提要 理解。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周人对“天”进行的新的意义建构, 贯注“天” 以道德的内涵, 成为儒家天命思想的重要源头; 第二部分, 着重讲述儒家经典文献 〈论语〉 〈 〉 中的天命观,目的在于阐明在孔子那儿“天命”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将天命在人心 中牢牢的矗立起来;第三部分论述了人之为人对天命应有的三个态度:体认、敬畏、持守, 人应该在道德的行为中确定生存的目的和意义。 关 键 词:孔子 天命 体认 敬畏 持守 道德 近代以来,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场地震,中国的“天”在下降,“天命”在陨落,一座 金碧辉煌的宫殿在一夜之间坍塌了大半。灾难之后,如何在原有的废墟之上,重建中国人的 精神之家,这不仅是精神建筑师的重担,也是故土之子的责任。我写这篇文章并非出于“整 理国故”的目的,而是想找回一些我们已经失落的“家”的感觉。 一.“天命”梳理 “天”字,在殷商时代早就有之,但并非有作为至上人格神的意义。 《尚书·商书·盘 [1] 庚》中有:“先王有服,克谨天命。罔之天之断命,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 在殷商时 帝是最高的人格神,它主宰人间的一切。天是在周时才受到格外的重视。<<殷墟卜辞综述>> [2] 里说:“(殷商)卜辞的天没有作为上天之意的,天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 天的本 意是“颠”,即指人的头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对其的注释是:“……颠者,人之顶 也。以为凡高之称。始者、女之初也,以为凡起之称。然则天亦可为凡颠之称。臣于君,子 于父,妻于夫,于民事皆曰天是也……至高无上,从一大。至高无上是其大无有二也。故从 [3] 一大。” 许慎在说及天的本意时无外乎人的头顶,而天的注释却显得深厚凝重。在注释 的底层有一种建构,即对天的一种意义建构,在周时便赋予天与“帝”不同的内涵。周人的 这番努力为未来的新天进行了新的意义奠基。周人的新构建与其重视天文学,重筮占,重农 业的传统息息相关,共同养成了对天的考查,思考,认识和崇拜,同时又塑造了周人深厚的 理性精神。他们对天的新构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天的权威重点放在“命哲,命吉凶,命历年” (<<尚书·周书·召诰>>)三个方 面,突出了至上神在社会人事方面的特殊作用。 周人特别把这三方面突出出来, 说明他们对至上神的把握和认识是紧紧围绕社会这 个中心进行的。 这就不同程度的摆脱了殷人帝观念中表先出来的神话崇拜的特征, 为进一步 为至上神以理性的内涵打下基础。 二,赋予天以道德的意义,作为“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的客观依据。 《尚书·周书》中有“天德”一词, 《吕刑》说:“惟克天德。”“天德”是指上天立 下的道德准则。上天监察世间统治的好坏,就拿这个标准去衡量。周人赋予天以至善和赏罚 明辨的特性,使天成为人世间王权的监督者。一个明德的君王,上天会把大命交给他。周康 王时代的《大孟鼎》《麦尊》等铭文中,已经出现“天子”一词,表明西周初期或稍晚天子 , 观念开始形成。 《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皇天无亲, : 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 惟惠为怀。 ” 天,在这儿不是作为纯粹自然的法则,而是体现为道德意义的法则和秩序。 三,抛弃殷人帝信仰中的盲从性,以理性的态度提出天不可信,“惟人”的观点。 在《尚书·君奭》中,周公认为周的基业能否长久,在人不在天。商王朝的覆灭在于失 德,违背了上天的旨意。天虽然降大命给我们,诚心的帮助我们,但我们千万不可以忽视它 的威罚,让民众产生不满的情绪,一切都在人为。此时,天在周公的眼中开始失去其神圣的 位格性了,这是天至上观念转变的第一步,但依然有至上神的影子,在新的理解中,天已经 有了确定的道德内涵。周人在对天的构建过程中,产生了“以德为本”、“以天为宗”,使 人与天靠着德行统一起来了。 “‘天’的神性的渐趋淡化和‘人’与‘民’的相对于‘神’ [4] 的地位的上升,是周代思想的发展方向。” 不仅使至上神的天威在社会领域中得到 充分的发挥,且人的力量也在德教的自我约束中参与了天命的运作。从帝到天,由殷人猜度 (卜)的对象,变成了可以认识可以理解的对象。人作为上天旨意的执行者,也从对天的盲 目信从中解脱出来,靠着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主宰着自我(“惟人”) ,以企与天命永 远合一。 迨至春秋战国时期, 天的人格神意味进一步淡化。 天由盘旋在我们头顶上的超越物, 不仅成为先哲们思考的对象, 而且开始与他们最敏感的神经相勾连。 天的意义也就是在这种 情况下,逐一而朗现。 一般说来,天有三重含义:1、指人头顶上苍苍然的天空,自然之天。2、超自然至高无 上的人格神,有意志能创造万物,并主宰一切,亦称为帝,超越之天。3、宇宙的本源已没 有作为意志主宰之天的意义。被看作自然的是人性的依据,道德的依据,根源之天。 所谓命者,天之令也,以天开命。“命”一般有三个含义:1、宿命,命运。子夏曰: “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 ” 《论语·颜渊》 2、 ) 天命, 性命。 “子罕言利与命。 ” ( 《论语·子罕》 )3、命令,辞命。“厥党童子将命”,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 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论语·宪问》。 ) “天命”,上天的旨意或命令。引申开来,一指必然性或命运。二指先天的自然禀赋。 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人性的善, 都是先天的赋予。 天命意义的凸显在于西周以降天人意义的突 显。 二、 《论语》中的“天命” 在西周初形成的天命思想是后来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如果说孔子是先秦文明的集大成 者,那么周公便是开启者,周孔思想一脉相承,孔子在周公的天命思想上有所损益,形成了 早期的儒家天命观。 在《论语》中,由孔子直接讲“天”的有12处,分别出现在《八佾》《雍也》《泰伯》 、 、 、 《子罕》《先进》《宪问》《颜渊》《子张》《尧曰》《阳货》章中。除去天命外,与天相 、 、 、 、 、 、 关的有15处: 《八佾》《里仁》《泰伯》《颜渊》《季氏》《宪问》《微子》《子张》中的 、 、 、 、 、 、 、 “天下”, 《公冶长》中的“天道”, 《季氏》中的“天子”。其中,“天下”多有四海八方 之意,“天子”是指承运上天而享有王命的人。 《论语》中与“命”有关的有《雍也》《泰伯》《子罕》《先进》《宪问》《季氏》 、 、 、 、 、 。 “天命”在《论语》中正式出现过的只有两处:一是《为政》篇中的“五十而知天命”,二 是《季氏》篇中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此外还有四处值得一提:1、 《雍也》篇中的:“亡之,命矣夫!”2、 《先进》 篇中的: “赐不受命, 而货殖焉, 亿则屡中。 ”朱子对这儿的“命”明确指出: “命, 谓天命。”3、 《宪问》中的:“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 何!”4、 《尧曰》中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 也。”我个人认为,这儿的“命”也作“天命”解。但这并非本文所要论述的重点,入手处 仍在《为政》和《季氏》两章中的“天命”。 正如孔子所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所谓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并非确数, 只是表示进境过程而已。“天命,即天道流行而赋予物者也,乃事物所以当然只故也。知此 [5] 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 于此首先表明了天命是天道所赋予物的,是可赋予 物的,是此事物之所以为此事物根据的。如前所述,孔子把知命作为为君子、立、知人的前 提,可见知天命在孔子的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知,既是志于学、立于学、不惑所要达 到的的目的,亦是进入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境界的起点。 志于学—立于学—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 我们可以说这是圣人求学问学的近 进之路,也是其人格与心灵培养的历程。知天命需要一系列的历程奠基,既是为“知”这一 行为奠定深厚的基础,更是为进入下一历程作好准备。由开始的志于学,通过立志而确立毕 生为之奋斗的价值目标。到三十而立于学,立于所学的主脉,由所学所得为自己对目标的寻 求提供深厚的积累。再到不惑时,心中一片明朗,找到所学于心中所一以贯之的东西,明辨 于内外之分,内心已确立起来的原则使自己不迷惑于外物,进而达到知天命的境界。天命与 自己的内心已然相沟通,神圣的天命与自己的内心之旨贯通起来,便知何为天命。与天命沟 通,这是一种自由意志的大化流行,用一颗与天命相得莹然的心去体贴世界,这就是耳顺。 [6] 与天命亦趋亦随,心中的自由外化为自然 ,所行所为无所拘束,不为外物所束缚。这便是 圣人知天命后的境界。知是心灵旅程的里程碑,而非终点站。由“知天命”而后打开的是更 加美妙的风光。 孔子在《季氏》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天命,就是 随时谨慎小心,在行为上多作检讨,小人不知天命也就是不畏天命,因而行无忌惮了。“不 [7] 知天命,故不识义理,而无所忌惮如此。” 在天命处识得义理,于义理处仰视天命。“天 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则戒谨恐惧,自有不能已者,而付畀之重可以不失矣。 [8] 大人,圣言,皆天命所当畏。知畏天命,则不得不畏之矣。”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 之言,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君子三畏这个层面上,天命、大人、圣人之言,是放在同一 平台上的,或者说三者之间是相通的。大人,圣人之言是天命的另一表现形式,君子可以在 大人或圣人之言处聆听天命, 那么大人或圣人之言便是天命意志的人间使者。 天命是君子识 得自己,识得义理,甚至于识得他人,识得万物的前提与保障。比《论语》稍后的《中庸》 开篇便指出“天命之谓性”,“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 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 [9] 也。……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此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 与人是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的,人与世界不是主体-客体的二分式关系,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和谐整体。正因为如此,人性与天是相贯通的,人性是由创化不已,生生不息的天命,赋予 到不同的个体生命中形成的。天命至高无上,不偏不倚,留驻在人身上的天命具有同一性, 普遍性,由于前面所提,天命已被赋予至上的道德性,所以,天命天道内在于主体,形成具 有道德本体的人性,人性就是道德的善本身。由此可见,天命既是人性的超越性原则,又内 在于人性,二者是合二而一的。 (此即近来人们常说的“内在超越”?)人之所以为人,就 在于天命所赋予的与禽兽的那一点点区别。天命是人性的保障与见证。 天命既然内在于人性之中,在人的本性中就形成了善的道德本体。天命不在心性之外, 只要尽心尽性便能知天。所以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者,则知天。存其心, 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 )既然,天所赋予的“性”就是道德的善的 本身,尽善便是尽性,尽性便是知天命、体天命。这是中国儒家“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绝 佳展现。要与天命相契合,就必须成德,成就道德,德性是通向天命的唯一途径。天命的普 遍性表明了成德并非某一群出身高贵的人所独享的专利,任何天之子民都有成圣成贤的可 能。成德不仅仅是落实到一个善行本身就就足够了,而是一个无限的渐进的过程与境界。大 人,圣人便是体现了天命之性的人,这是一个成德的功夫境界,随处体验天命的心灵成就。 这一境界的到达需要不断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 小到在家庭里的一言一行, 大到在乡里社 会的选择担当。 如此便是孔子所提倡的“践仁”, 不仅是善性的流动, 更是智慧认知的涵养, 这一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理想中的天命固然至善至美,但作为现实中的践履者,是不能用有 限的一生为其划上句号的,他只有用毕生的心血与智慧,一步步的向最高目标接近。这恰恰 表明,人性的最大光辉就在于,有天生的道德资质,以及在此基础上经修养而能自我提升的 能力。 对志于学者,立于学者而言,注重对至上存在的体悟与注重对现世道德的实践,构成了 孔子天命思想的双翼。 君子的行为若能在天命处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据, 这是对他最高的褒奖 与安慰。真正的“知天命”者,并非那些冷静分析天命辞句的人,而是一些真真切切感受到 天命脉搏与血液的人。 只有对真实领会了天命的虔诚者, 才能给他提供有力的心理和精神支 持。 君子将天命铭刻于心, 处处坚持天命信念。 当孔子被困于匡时, 他泰然处之, 并说: “天 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 〈 罕〉)当桓魋欲杀他时,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 君 〉 〈 〉 子处处坚信上天对有德者的眷顾。当他的行为面对打击和怀疑时,始终不动摇,坚守天命所 赋予自己的正当性,甚至以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正如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富贵荣辱生死皆置之度外,君子的所行所为 已不被肉身所束缚,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超越,一种自由的极致。天命已深深根植于人心,成 为圣者、贤者、君子践履行为的本身。已由一时善行流露的偶然,成为汩汩而出的必然。天 命之性,性海无尽。儒家成德思想中,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享有大德的人才配担当大 命。这不仅是个人功夫的养成,更是对儒者顽强担当意识的养成。孔子一生“知其不可而为 之”的精神, 不仅是领会到天命精神的神圣感召而自由自觉的践行, 还源于对人, 对人世间, 精诚关怀的爱。什么是天运五行,如何算法.
天运五行指的是“六十花甲子纳音”五行的属性。谓天运五行?也就是你的祖上姓氏笔划加上1为姓名学中五格的天格.例如王姓加1为5....按五格理数五行为土....这个土就是你的天运五行.....而这个天运五行为假五行.因为这个1.2为木3.4为火5.6为土....是来源于十个天干的基本五行....也就是说只取天为阳.地为阴没有取....所以这个不含阴阳的五行为假....根本不用理会于它..天地五行为1水2火3木4金5土再例如你的姓氏笔划加1.得出之数为天运五行.比如王加1=5....5土[即是天运五行]五行生克<<素问>>曰: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 更贵更贱, 以知生死, 以决成败."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五行相生含义:木生火, 是因为木性温暖, 火隐伏其中, 钻木而生火, 所以木生火.火生土, 是因为火灼热, 所以能够焚烧木, 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 灰即土,所以火生土.土生金, 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 依附着山, 津润而生, 聚土成山, 有山必生石, 所以土生金.金生水, 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 金靠水生, 销锻金也可变为水, 所以金生水.水生木, 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 所以水生木.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 故水胜火.精胜坚, 故火胜金.刚胜柔, 故金胜木.专胜散, 故木胜土.实胜虚, 故土胜水.五行生克制化宜忌: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不熄灭.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易经小知识—易经和五行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五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这五种元素相生相克、相互平衡、相互制约,构成了天地万物的基本属性。 我们知道易经是伏羲通过观察,用阴阳符号对自然想象的表达,文王推演出的八卦,是对世间万物发展规律的总结,同样是描述天地万物,易经和五行有什么区别的关系呢? 实际上《易经》要比五行理论出现得早得多,周朝时期,《易经》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而当时五行理论最多是一个雏形,并没有发展完善,严格来讲阴阳和五行早期是两种各自独立的理论,阴阳八卦的系统要领先于五行! 到了战国中期,著名阴阳学家邹衍,把五行学说发扬光大,提出天地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提出人类社会都是按照五行之德转移的次序进行循环的,而五德转移是仿照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规律进行的。此时五行学说才形成相对完善的世界观,邹衍也被誉为五行的创始人! 邹衍还是著名的易经学术大家,他把阴阳和五行的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象数与天命观相结合的阴阳五行哲学,在易学体系中用到了五行的理论,易经八卦中每个卦都有预制对应的五行属性! 但是八卦有八个基本卦,五行有五种元素,数量不一样,怎么一一对应呢?这其中的诀窍在于八卦的阴阳属性。 仔细观察八卦的“卦爻”可以发现,除了纯阳的乾卦、纯阴的坤卦外,震、坎、艮三卦都是一个阳爻两个阴爻,总画数为五,我国古代把奇数成为阳数,所以这三卦为阳卦,加上纯阳的乾卦并称四阳卦,古代宗族系统中乾为父、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刚好对应了阳爻从下往上的变化! 同样的巽、离、兑三卦都是一个阴爻两个阳爻,总画数为四,我国古代把奇数成为阴数,所以这三卦为阴卦,加上纯阴的乾卦并称四阴卦,古代宗族系统中坤为母、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刚好对应了阴爻从下往上的变化! 运用到五行当中,乾卦和兑卦同样对应金的属性,不同的是乾卦是阳性之金,主要指大的金属块,贵重的金属,杀伤力很大的金属,比如金条、刀、斧头等都属于阳性之金! 兑卦是阴性之金,和阳性之金相对应,主要指大的金属块,装饰性的金属首饰,和女性相关的金属,比如小的散碎银子、女性佩戴的金属首饰等都属于阴性之金! 震卦、巽卦同样对应木的属性,不同的是震是阳卦,所以是阳性之木,主要是指长得非常粗壮、茂盛,生长力旺盛的参天大树;巽是阴卦,所以是阴性之木,指那些很幼弱,容易被折断的麦苗、花卉等! 艮卦、坤卦都对应木的属性,艮是阳卦,对应阳性之土,代表大山、岩石等强大威武的土性; 坤是阴卦,对应阴性之土,代表湿润的土壤、沙土等柔弱的土性! 离卦对应火的属性,离卦本意有发亮、绚丽、分离的意思,火的属性也是发热、发亮,能分离一切事物,所以不分阴火和阳火。 坎卦对应水的属性,水滋润万物,却也是灾难的源头,古时候水灾是威胁人类最大的风险,也不再分阴水、阳水。 总结一下,乾为阳金,兑为阴金;震为阳木,巽为阴木;艮为阳土,坤为阴土;离为火,坎为水,阴阳八卦与五行理论有了相互的对应关系。 后来秦汉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已经成为统摄万物的哲学体系,不同领域的学者互通、互补、互融,把阴阳五行学发展到天、地、人的方方面面,五行不仅对应易经八卦,还和方位、季节、气候等天时;畜、色、味等地利;五官、身体、情绪等人和都有着对应关系,共同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于阴阳五行观念的起源有哪些说法?古代文献中有哪些记载
阴阳五行思想肇始于齐文化.齐地八神崇拜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阴阳五行思想起源的重要线索.阴阳说和五行说的原始质素在八神崇拜中已有所体现,这为后来阴阳五行思想在齐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阴阳与五行之说,原来是两派,都是从观察自然现象而来。这种思想的萌芽,都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但发展起来以后,就变为唯心主义的思想。阴是云覆日,阳是日出,引申了就是暗和明,寒和暖,日,阳是日出,引申了就是暗和明,寒和暖,北和南,表和里,是一切对立和相反的事物。所以在自然,天为阳,地为阴。在人类,男为阳,女为阴。在性情,刚为阳,柔为阴。后来抽象化了,把阴阳看作是推动宇宙生成变化的两种基本元气,因而便支配着一切的事物,也就神秘化了。阴阳之说起源甚早。《周易》是以阴阳解说社会现象的专书,不是一时一人之作,最后成书或在战国中期以后,尚难断定。 五行说的起源,没有确切的文献可征。在春秋前,可能已有一种极朴素的五元素说,就是以水火金木土为构成宇宙方物的五种基本元素。春秋时有人把水火金木土谷六种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缺少的财用,称为“六府”。如晋却缺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后来又有五行的名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蔡墨的话说:“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日玄冥,土正曰后土。”《尚书·洪范》托名箕子对武王的话解说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日土,……”。《荀子·非十二子》说子思、孟子是五行的创始者。阴阳五行的合流大约在邹衍稍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深观阴阳消息”。《史记·封禅书》说,“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邹衍已是个阴阳五行学派的代表了。 邹衍的生平与著述 邹衍,亦作驺衍,齐国人,活动年代比孟子稍晚,由于文献缺略,邹衍的生平行事,只能从《史记》的《孟子荀卿列传》、《平原君列传》、《封禅书》,《吕氏春秋》,刘向《别录》等书的引述中去探寻。邹衍在齐国稷下住过,到过魏、赵、燕等国,受到各国诸侯的礼遇。特别在燕国,燕王为他筑碣石宫,以师礼待之。他曾在赵国批驳过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使公孙龙被绌。因阴阳五行学说具有神秘因素,而关于邹衍的记载,也涂上了一些神话色彩,使人难于置信。如《后汉书·刘瑜传》“邹衍匹夫,……有霜陨之异”。李贤注说:“《淮南子》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衍)仰天而哭,五月为之下霜。”《列子·汤问》载,“邹子吹律。”张湛注说:“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 邹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著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阴阳家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邹衍的学说 邹衍跟儒家的关系密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这些是符合儒家宗旨的。《盐铁论·论儒》引御史的话说:“邹子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始终之论,率以显名。”这是说,他先是儒家,以后成为阴阳五行家的。他的五德终始说,也可能是由儒家思孟学派的五行说进一步演化而来。 邹衍的学说体系“闳大不经”,包括天论、地理学说和历史观。 邹衍的天论,是“称引天地剖判以来”的自然、历史的变化发展,一直往上推到天地没有产生以前的不可考究的混沌状态。他的天论在当时很著名,被称颂为“谈天衍”。 邹衍的地理学说,认为儒者所说的“中国”,不过是天下的八十分之一。中国,他名为“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就是《禹贡》中所说的九州。相当于赤县神州大小的州,还有八个,就是大九州。每一大州的四周,有裨海环绕。大九州的四周有瀛海环绕。再往外就是天地的边际。 邹衍大九州说的产生,可能跟齐国商业交通的发达,尤其是便于海上交通的条件有关系。这一学说,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人们对世界地理的推测,认为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这一学说扩大了人们的眼界,在人类地理认识史上也是一个进步。当然,他只是猜测、想象,而不是科学的。 在历史观方面,邹衍有《主运》一书。“主运”的意义和“五行”相当。《史记·封禅书》说:“邹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史记集解》引如淳的话说:“今其书有主运,五行相次转用事,随方面为服”。邹衍的基本思想是五德终始论。这是他“深观阴阳消息”有得的理论,也是他显名于当时的主张。五行说有相生和相胜的两种说法。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吕氏春秋》、《礼记·月令》,用五行来配四时: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因为土没有地方安置,便把它放在季夏。这种五行相生说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到了邹衍把相生说改为相胜说,把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五行,附会到社会现象上,叫作“五德”(德是属性的意思),用来解释历史上的政权兴衰,“递兴废,胜者用事。就是五德终始说。所谓五行柏胜,就是:木克上,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在《吕氏春秋·应同》中还保存有比较完整的一段: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蚯蚓)大蝼(蝼蛄)。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 邹衍的五德终始,即五行相胜说,是依照土、木、金、火、水顺序,“终始”循环“转移”。他从五行相克出发,说明历史是依五行运转而有王者代兴。为了适应五行的运转和天的机样,就必须定出相应的制度,所谓“载其?祥制度”。他说的制度是指其色尚黄(或青、白、赤、黑),其事则土(或木、金、火、水)等等。《史记·封禅书》载,“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这是依五行的配列,规定政令、服色、符法、冠舆等制度,这是五行学说影响的具体表现。这也是《中庸》所说“国之将兴必有祯祥”的具体表述。 邹衍的学说,从方法上考察,正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指出的,“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乃仅凭臆测推想立说,他的理论依据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天命论。依五德终始说,历史是变化的,不是停止不动的,但变化过程不是发展,而是循环。把历史变化的原因说成是由于五行相胜,是唯心主义的。五德终始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历史趋向大统一的客观形势,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建立新的统一封建政权的需要。按五德互相代替的学说,认为历代王朝不是万世一系,而是必然的改换,这对打破世袭制度有着一定作用,他的学说到两汉演变为谶纬之学,专讲五行灾异,图谶符瑞,成为统治者争权夺利,欺骗人民的工具,并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渊薮。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我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差距事物五行归属见下表: 自 然 界 五行 人 体 方位 气候 发展过程 五色 五味 时令 脏 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东 风 生 青 酸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南 暑 长 赤 苦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血脉 喜 西 湿 化 黄 甘 长爰 土 脾 胃 口 肌肉 思 北 燥 收 白 辛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中 寒 藏 黑 咸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学说,以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事物内部结构的模式。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以次孳生,循环无尽。 五行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也是往复无穷的。 在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个方面。在相克的两个方面,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 在五行系统中,各个部分不是孤立而是密切相关的,每一部分的变化,必然影响其他所有部分的状态,同时也受五行整体的统一制约。在其任何二“行”之间,由于存在相生或相克的关系,所以总是处于不平衡的运动之中。然而从五行整体来看,生和克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的平衡。五行学说,一开始就着眼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自然界的运动如四时昼夜的交替,日月星辰的运行,动植物的生长壮老已,都在直观形式上大量呈现周期循环。古人认识到“循环”是自然界普遍法则,把事物内部结构“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也看成循环性运动,综合模拟成一个(如图)循环式动态平衡规律。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正常平衡协调下的生长和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这种生克相互为用的关系,称为“制化”关系。它推动和维持着事物正常的生长、发展、变化过程。 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如果失去协调,便会引起事物的反常状态。相克的反常包括“相乘”和“相侮”两种。相生的反常称为“子母相及(子母相犯)”,包括“母及子”,和“子及母”两种。 相乘属于过度的相克,有乘虚侵犯的意思。相侮属于反方向的克制,有恃强凌弱的意思,是反过来克制“克我者”。子及母也与相生的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