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礼包括对什么的祭祀典礼,吉礼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吉礼是敬奉什么的典礼?

在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为天、地、人,《礼记•礼运》记载:“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吉礼为五礼之冠,即祭祀之礼。”《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

可知,吉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圜丘配祭成为祭天的礼仪。

礼仪的起源、发展、形成?有何意义、影响?

一、起源

礼仪的起源时期在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整个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

按荀子的说法有" 三本 "即" 天地生者之本","先祖者类之本"," 君师者治之本 " 。在礼仪中国传统揖礼中,丧礼的产生最早。

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

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 ,履 行礼仪即是向鬼 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源于鬼神信仰 ,也是鬼 神 信 仰的一种特 殊 体 现形式。

二、发展与形成

礼仪的形成时期在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需要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

礼仪的变革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强化时期在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在不同的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

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的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

三、礼仪的意义与影响

1、礼仪是个人美好形象的标志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礼仪是个人心理安宁、心灵净化、身心愉悦、个人增强修养的保障。礼仪的核心是倡导人们要修睦向善。当每个人都抱着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事,以文明市民的准则约束自己时,那么,所有的人都会体验到心底坦荡、身心愉悦的心情。

2、礼仪是家庭美满和睦的根基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一种社会关系。家庭礼仪可以使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

3、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

社会是不同群体的集合,群体是由众多个体汇合而成的,而个体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例如:性别、年龄、贫富、尊卑等。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和黏合剂,会使不同群体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4、礼仪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上谋生、立足的一种手段。讲究礼仪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理想、走向成功,可以促进全体员工团结互助、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可以增强人们的交往和竞争实力,从而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5、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

要继承弘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 。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与生活两大部类 。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 、军礼等 。

生活类包括五祀 、高_之祀 、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礼仪大体可归结为三个层面:

一是指治理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的典章制度;

二是古代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作为行为规范和交往仪式的礼制及待人接物之道;

三是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包括自身修养) 。

纵观我国礼仪内容和形式的演变与发展,可以看出“礼” 和“德”不但是统治者权力的中心支柱,而且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有广泛社会性与强大号召力的优良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的礼节仪式及生活准则,并且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礼仪

五大礼仪分别是什么

捐赠者的文本上签字啊,不会出现很好的飞蛾火焰烧你知道未来三年,曹操说妄自菲薄守则的诱惑,草船借箭,黄盖苦肉计连接导致烧毁严重的船。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只是在文本上签字不相信太多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的感受和意见。

古代成年礼的意义介绍

我国传统成年礼称为冠礼、笄礼,可以上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成年礼的意义介绍,希望你喜欢。 古代成年礼的意义 一个孩童成长为成人,就意味着又多了一个劳动力,人类的繁衍又多了份保障,从 生物 学角度而言,就已经很具有意义了,其社会意义更不言自喻。尤其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社会成员能否成为合格的成人对于社会整体极其重要,能否狩猎、采集,为部族提供食物;能否抵抗敌对部族、野兽袭击,为部族提供保护;能否繁衍生息,为部族延续尽责。在整个部族生存都是面临朝不保夕的年代,如果一个孩童无法在成年时担负起这些责任,整个部族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世界各地的早期人类都有成人礼,目的在于检验即将担负责任的成员是否合格, 教育 这些成员,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存压力逐渐减轻,社会成员是否都能承担起这些责任也不再那么重要,成人礼逐渐淡化,遗忘。 远古的中国古代成人礼是什么形式,已经难以得知。现在能比较清楚知道,较早的成人礼,是记载在《仪礼》上的,男子的“士冠礼”。上面也记载当时女子成人礼是笄礼,但具体情况不详。 《仪礼》成书,一般认为应该是孔子弟子或其弟子的门人所著,时代应该是春秋战国之交。《仪礼》内容的取材,大致反应了两周时期 礼仪 的情况。古礼,传统上分成五类:吉、凶、军、宾、嘉。吉礼是祭祀之礼;凶礼则包括丧葬、荒年、灾难时的礼仪;军礼则是军队、征伐之礼;宾礼是朝见、外交之礼;嘉礼是庆贺之礼。成人礼便属于嘉礼的范畴。在几个版本的《仪礼》中《士冠礼》都是排在第一篇,这也说明当时的人们认为,成人礼是人一生中第一个重大礼仪。 这个时期的成人礼,已经不强调生存意义,而是与社会等级紧密结合,强调成员的社会责任,强调成员言行应该符合其所处阶级的要求。这是《仪礼》通篇处处体现的特点。士冠礼是“士”的冠礼,奴隶 自然 是不能实行的。虽然当时天子诸侯的冠礼不得而知,但后世皇帝、皇子、公主的成人礼,与普通人冠礼在等级上有严格差别。古代乱世,多以“礼崩乐坏”形容,直接地讲就是原本该按等级执行的礼被破坏了。应次,古代强调礼,很大程度上是强调其等级的不可破化性。 《礼记·冠义》解释:“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很明确地解释了当时如何从社会意义角度讲成人礼视作人生之重礼:只有在等级高的人面前作好人子、人弟、人臣、人少,才有资格去治理比自己等级更低的人。 成人礼在社会性突出的当时,其原始意义中一个重要部分却依然延续,那就是繁衍。文明社会,繁衍的第一步骤是婚姻,只有成人后才有婚姻的权利。古代女性地位低下,她们所面对的第一大事就是婚姻并产下后代,所以成人礼对于古代女性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获得婚姻权。《礼记·杂记》记载“女子许嫁,笄而字。”对于女子而言,如果要结婚,必须经过成人礼才行。男子同样如此,《礼记·曲礼上》记载对男性的理想规划:“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 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有室就是成家,可见,成家必先成人。 也正是如此,当成人礼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它所承载的成年意义,和婚礼结合而保留下来。 既然中国古代成人礼承担着如此重要的意义,那当时对成人的标志自然是十分看重,而这个标志就是男子的冠与女子的笄。 中国古代礼仪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服饰,而服饰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冠。一套服饰的名称,多用冠来命名。可以说戴什么样的冠,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礼记·冠义》解释:“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充分解释了古人为何看重冠。 未成年时,人不需要承担什么社会责任,自然不能戴有着如此重大意义的冠。一旦成年承担责任,那么冠就是区分成年与否的外在条件。古代男子的成人既然以冠礼命名,就是因为礼仪过程的核心就是为本来没有资格戴冠的人加冠。《仪礼·士冠礼》中,一共要加冠三次。第一次加的缁布冠地位最低,缁布冠就是块黑布,据说远古时人以白布为冠,逢祭祀就把冠染成黑色。第一次加冠的意义是表示缅怀先祖,不忘祖德。第二次加的皮弁是地位居中者。皮弁是用于军礼、田狩礼,意味着冠者可以辅佐朝政,保家卫国。第三次加的爵弁地位最高,是随国君祭祀场合才可穿戴。当时人们以祭祀为精神核心,是宗法制的重要表现,拥有祭祀权至关重要。完成爵弁的加冠,就意味着从此可以参与重要的祭祀活动,也就意味着被所在阶层正式接纳。 女子的笄,相对于男子的冠而言,在当时并没有那么复杂的意义。但和男子一样,未成年的女子只能梳简单的发髻,用丝布捆束。一旦成年,另束发型,用笄簪发。发式的改变,也是女子是否成年的外在标志。这种影响至今还在很多地区存在,婚前和婚后,有的是发型不同,有的是冠饰不同,总之都习惯在头发上有所区分。 至于什么时候男子冠、什么时候女子笄,不同时期,不同人的见解不同。《礼记·曲礼上》言:“男子二十冠而字。”又言:“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一般就字面意思解释,男性二十岁时加冠。但也可理解为,人生前十年,身体很幼小,以学习为主。十一岁到二十岁之间,身体还是比较弱,这个时间段的主要任务是成年加冠。 实际上,古人并非到二十才加冠。尤其是对于君主,为了保证下一代能及时继承大统,君主对自己儿子往往很早就加冠。另外那些已经继承大统的君主,往往要早婚早子,完成宗法大任,所以对于这些人而言加冠年纪是不同于普通人。《左传》记载:“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礼也。”所以唐朝孔颖达判断,周礼应是士二十而冠,诸侯十五而冠,国君十二而冠。宋代司马光则把范围定在了十二岁到二十岁之间。《朱子家书》则定在十五到二十之间。 对于女子加笄的年龄,《礼记·内则》:“十有五年而笄。”但没有记载如果到十五岁还没有有许嫁怎么办。郑玄补注:“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宋代几份笄礼方案,怎要求女子不管有没有许嫁,到十五岁就行笄礼。 成人礼起源 我国成人礼的起源,早在华夏时期的华夏族就开始了,不过与现代十八岁成人礼不同的是,那个时期男女的成人礼,是指男生二十岁以及女生十五岁时,分别举行的冠礼和笄礼。其中,男生的冠礼起源于原始社会,距离今天也已有几千年的 历史 。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在我国汉朝时期的男子冠礼礼仪,是最具我国 传统 文化 韵味的。 女子的成人礼起源于周代时期,早期的时候是需要贵族的女子,要在订婚以后出嫁之前进行行笄礼,也就是成人礼的礼仪。而相比较于如今的男生女生都是十八岁参加成人礼的礼仪习俗,我国古代女子成人礼,最早十五岁,最晚在未出嫁前的二十岁就要参加。女子成人礼中笄礼中的“笄”字,其实指的是一种发簪。女子笄礼的过程要比男子冠礼的过程简单很多,就是女子将自己的秀发细心梳成秀美的发髻后,由笄礼的主持人将发簪郑重的戴在女子的发髻上。 相比较女子笄礼的简易,男子冠礼的礼仪过程就要繁琐一些。男子冠礼过程中的参加人员,需要有冠者本人、父母的双亲两人、为冠者担任加冠仪式的正宾一人,辅助正宾加冠的赞者一位等若干人员到场。人员到齐后进行的加冠仪式,最好遵循古制中的周制、汉制、唐制、明制为宜。而在众多男子冠礼古制中,大多数人多以明制为标准范本。 成年礼解释 《礼记·冠义》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 华夏民族当然有传统的成人仪礼,男孩子的叫作“冠礼”,女孩子的叫作“笄礼”。先民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冠礼】 《礼记》有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加冠曰冠”。 成人礼是一场承上启下的标志性的礼仪,对于华夏民族,则以“冠礼”“笄礼”的形式存在了两千多年。 【笄礼】 笄,《说文解字》解释为:“簪也。从竹,开声”。 《篇海》说,“妇人之笄,则今之簪也。本作筓”。 成人礼是一场承上启下的标志性的礼仪,对于华夏民族,则以“冠礼”“笄礼”的形式存在了两千多年。

中国古代有五礼,五礼包括什么礼

古代五礼是汉族礼仪总称。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礼内容:1.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主要内容:(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2.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3.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4.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5.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吉礼的基本内容

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即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等的礼仪活动。如郊天、大雩、大享明堂、祭日月、大蜡、祭社稷、祭山川、籍田、先蚕、祭天子宗庙、袼禘、功臣配享、上陵、释奠、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禅、祭高禖等。历代兴革不一,但极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祇。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沉祭山林川泽......以祠春享先生,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通典.礼六六》:“大唐开元年之制五礼,其仪百五十有二。一曰吉礼,其仪五十有五:一,冬至祀昊天于圆丘;二,正月上辛祈谷于圆丘;三,孟夏雩祀于圆丘;四,季秋大享于明堂;五,立春祀青帝于东郊......五十五,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主要内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2)祭地祇: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吉 礼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为天、地、人,《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吉礼为五礼之冠,即祭祀之礼。《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祇qí)。」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类。主要有祭天地、祭日月星辰、祭先王、祭先祖、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天神祀天神时,只能由天子来祭祀,受祀的天神不仅多,而且有尊卑之别,第一等为昊天上帝,或称天皇大帝、百神之君等。天子选择在冬至这天,阴尽阳生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圆形的祭天之坛(阴阳五行中南方为阳位),祀昊天上帝。第二等为祀日月星辰。日月为天之明,星辰指「五纬」(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十二辰和二十八星宿,即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第三等祀除第二等之外,凡是职所有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此外还有祈谷于天的雩(yú)祭。雩祭分为「常雩」和「因旱而雩」两种。常雩为固定的祭祀,即使没有水旱之灾,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祭祀。常雩的时间,《左传》曰「龙见而雩」。所谓「龙见」,是指苍龙七宿在建巳之月(夏历四月)昏时出现在东方,此时万物始盛,急需雨水,故每年此时有雩祭。「因旱而雩」是指因旱灾而临时增加的雩祭,多在夏、秋两季,雩祭的对象,除上天外,还有「山川百源」即地面上所有的水源。祀天神的各种仪式与祭祀用品都经过精心设计,一名一物,无不含着深意和敬意,在祭天仪式中,通过虔诚地祈福,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地示“示”通“祇”。地祇,地神。【《周礼·春官·大宗伯》:“掌建邦国天神、人鬼、地示之礼。” 《经典释文》“示,或本作祇。”郑玄注亦作只。《说文·示部》:“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此为地祇之本字。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祭地示时,也依照尊卑分为三等。第一等为社稷、五祀、五岳。社为土地,稷为百谷之主;五祀在此为五行之神;五岳为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五山被认为是天下五方的镇山。第二等为山林、川泽。此类祭祀的对象还包括社稷、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等,主要祭祀四方的大河、大山;第三等是四方百物。所谓四方百物指的是,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包括户、灶、霤(liù)、门、行等五祀。《礼记·月令》说,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霤,秋祀门,冬祀行。此五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厚于民生,故要祭五者之神。人鬼祭祀人鬼,主要是对祖先的祭祀。祭必于庙,《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昭、穆是指宗庙的排列次序,各个庙都向南,昭庙在左,穆庙在右,依次排列。《诗·小雅·天保》云:「禴(yuè)祠尝烝,于公先王。」禴、祠、尝、烝分别是春夏秋冬四时的祭名,所谓四时祭,就是每逢岁时之首,用时令蔬果祭祖。对父祖的祭祀还大量集中在丧礼中,有奠、虞、卒哭、袱、小祥、大祥、禫(dàn)等名目,甚为复杂,并包括历代帝王、先圣先师、贤臣、先农、先蚕、先火、先炊、先医、先卜等。关于先圣先师的祭祀,中国古代重视礼教,对于在伦理教化上有突出表现者,即所谓「礼乐读书」之官,国家将其纳入祭奠「先圣先师」的祀典。最初的祭奠没有特定的对象,至汉代,先圣定为周公,孔子定为先师。到唐太宗时期,从国学角度出发,尊孔子为先圣。此后,孔子在国学祭祀中的独尊地位再也没有变化。配享先师的人,后来渐渐增加到四配、十哲。四配为颜回、曾参、子思、孟轲,十哲指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予、子贡、冉有、季里、子游、子夏(后来颜回升为配享后,升颛孙师为十哲之一)。他们都是孔门弟子中非常优秀的人。到清代,增加有若和朱熹为十二哲。此外,在孔庙中还有一些受祭者,他们的级别低于四配、十二哲,被称为先贤(仍是孔门弟子)、先儒(历代儒家杰出学者)。祭祀这些先圣先师的地点在学宫孔庙,每年春秋行祭祀大礼。

返回顶部